第124章 登基大典[第1頁/共3頁]

“這小子,還真有幾分帝王之相。”人群中,王翦不由有些驚奇暗自點頭。

如此井然有序的啟事,不過是性命攸關。

兩人在朝臣麵前上演了一番三請三讓後,嬴啟這才‘心不甘情不肯’的坐在了龍椅上。

“傳國玉璽安在?”嬴啟開口,聲音不大,卻清楚地傳到了每小我的耳中。

剛纔還想著新皇繼位,要讓家中年青一輩進入朝堂的人,一下被這聖旨給炸蒙了。

口頭即位當然是不作數的。

可向來都是從世家貴族當挑選人選。

統統人都驚呆了。

邇來天災頻繁,民生多艱,更需良才輔弼,共克時艱。

沉寂的氛圍裡。

向龍椅上的嬴啟施禮,口中高呼陛下萬年。

這甚麼意義?

“謝陛下!”

李斯捧著一個錦盒,快步上前,跪倒在地。

故此,寡人特降此詔,昭告天下:不管士農工商,不分貴賤尊卑,凡是自忖有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邦之策者,皆可毛遂自薦,或由鄉裡保舉,於鹹陽一展所長。

頭戴十二旒玉冕,珠簾微微閒逛,遮住了他的麵龐,讓人看不逼真。

之前的人才保舉,隻要保舉上來就必然是人才。

堆積天下英才,於章台宮辯才,若被選用,當為朕之弟子。”

嬴啟接過錦盒,翻開,一方晶瑩剔透的玉璽,悄悄地躺在內裡。

然後順手丟回給李斯。

在這麼首要的典禮上,如有一人出錯,必然牽涉全域性。

嬴政出殯之前,由嬴啟監國另有來由。

三今後早。

八個篆字,刻在玉璽底部,蒼勁有力,霸氣實足。

天氣還是暗淡的時候,全部鹹陽宮就已經開端繁忙起來了。

聰明一點的民氣中都明白,今後這朝堂怕是要變天了。

“這..這是......”

那些淺顯人能有甚麼賢才?

郡守以下級彆的官員,全都來到了鹹陽城,等候著新皇繼位。

簡簡樸單的三個字,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嚴肅。

“天佑大秦!天佑陛下!”

但實際上,他們也是第一次參與到即位大典中。

百官起家,卻還是低垂著頭,不敢直視龍顏。

獨木難支,非群賢畢至,無以興邦。

現在卻不一樣了,就算有人耍小聰明,想要把自家的人,假裝成官方推舉上來的。

可到了章台宮,還是要露餡。

王翦和李信都不由對嬴啟的魄力感到讚歎。

自古以來,伴異象即位的王,無一不成績一番奇蹟。

“陛下萬年,大秦萬年!”

如此看來,這九公子還真是天命之人?

“天降吉祥!天降吉祥啊!!”一個老臣衝動得渾身顫抖。

“啟稟陛下,玉璽在此!”

隻見嬴啟身著玄鳥服的身影緩緩走來,身上金線繡製的玄鳥在初晨陽光的映照下,彷彿要騰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