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清帝王權謀那點事 - 9、雍正即位之謎

9、雍正即位之謎[第1頁/共2頁]

彆史上“改詔”一事不成信,不過看來雍正對父皇確有負苦衷。

據《清聖祖實錄》記錄康熙臨終那天,曾調集允祉、隆科多說:“皇四子品德貴重,深省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即位,即天子位。”朝鮮國《李朝實錄》載,康熙病重,解其顧慮珠與胤曰:“此乃順治帝臨終時贈朕之物,今我贈爾,成心存焉,爾其知之。”另有一些能證明康熙病重期間,胤被委以重擔的質料,申明康熙對胤的信賴。如11月9日,康熙命胤齋戒,代天子行南效大祀。13日,康熙改派鎮國公吳爾占代行祭天,胤三次被召。在此齋戒期間如許做是分歧平常的。

滿清自順治入關後便受廣博的漢文明包抄熏陶,加上剛遵循蒙古文建立的滿文詞彙又很少,很快便遍及利用漢文。不過康熙、雍正兩朝對滿洲親貴們下密詔時,為了內廷的隱蔽性卻多利用滿文,事關“邦本所繫”的傳位詔更應如此。即便用漢字,按當時的文法也不會用“於”而利用“於”。

雍正六年,有人投“逆書”,列雍正十大罪行:即謀父、逐母、弑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好色、誅忠、任佞。如果“謀父”實有其事,那麼,雍正的即位就值得思疑了。

照此推理,雍正不是即位,而是篡位。這也有值得耐人尋味的處所。

雍正暗害其父一事,至今也無證據,不過,倒有蛛絲馬跡申明此人擔當皇權確切可疑。清宮檔案中發明他剛即位時給隆科多的一封信,肉麻地稱這位“孃舅”是“朕之功臣”、“絕代罕見之臣”。康熙臨終前,由隆科多率禦林軍保護,他對雍正何“功”之有?語中當有隱情。雍正繼位後起居也有奇特之處,其父的寢宮他毫不去住,本身的陵墓也冇挑選在安葬父、祖的遵化縣陵寢,而是另在西麵的易縣斥地了一處新陵寢(而後清帝纔在東陵、西陵交叉安葬),彷彿很驚駭冥冥當中的父皇。對當時科學幽靈的清室來講,這些行動隻能用必有負苦衷來解釋了。

傳聞,康熙病重時,胤禛進了一碗人蔘湯,不知為何,康熙就死了,接著,胤禛就繼了位。便是說,康熙是被雍正毒死的。此說彷彿也在理:因為本來康熙病情已經穩定,而13日驟變,俄然歸天哪能不令人生疑?又傳聞,當時有個意大利人馬國賢曾身臨其境,以為即便不是毒害,也呈現了非常事情。彆的,據猜測,暢春園是在隆科多的周到節製下,是他賣力康熙的安然保鑣及執掌衛戍兵權的,而他是雍正的孃舅,當時隻要他能靠近康熙。不解除他參與下毒的能夠。

1722年10月,康熙不顧69歲高齡,到南苑打獵。十幾天後,感覺身材不舒暢,就回京在暢春園療養,至12日病情穩定。13日病情俄然惡化,當日夜裡一命嗚呼。14日大殮。不幾天以後,皇四子胤禛即位,年號“雍正”。雍正的俄然即位,震驚朝野。各種傳聞紛繁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