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古一帝――清聖祖康熙[第1頁/共5頁]
4)、抗擊沙皇俄國的侵犯
年號:康熙
玄燁自五歲開端讀書﹐學習勤奮﹐親政後﹐“聽政之暇﹐即在宮中披覽文籍﹐殊覺義理無窮﹐樂此不疲”。舉凡史冊﹑諸子百家﹑呂律﹑數理﹑佛教經論﹑道書﹐無不瀏覽。九年十月﹐因循前代由經筵講官給天子講授經籍的軌製﹐命令停止“經筵大典”﹐而後﹐無間寒暑﹐非有特彆環境﹐從不間斷。十四年起﹐又規定在講官進講後﹐由他複講﹐君臣相互會商﹐從儒家經籍中”體味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他倡導文學﹐優容文人。
康熙固然是一名勵精圖治,體貼民生的好天子。當然,作為站在汗青潮流前麵,指導國度,民族快速進步的巨大人物,他則減色很多了。
生母:孝康章皇後(佟佳氏)
廟號:聖祖
康熙起用原鄭芝龍部將施琅為福建海軍提督﹐籌辦進軍台灣。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帶領海軍兩萬餘人,大小戰艦二百餘隻,一舉攻占澎湖,台灣落空樊籬,鄭氏軍事力量喪失慘痛﹐鄭克 (鄭勝利之孫﹐鄭經之子)﹑劉國軒等向清軍投降。康熙支撐施琅在台灣設官兵鎮守的建議。否定了臣僚中棄而不守的謬見,在台灣設置一府三縣(台灣府及台灣﹑鳳山﹑諸羅三縣),隸福建省,並設總兵﹑副將率兵駐守台﹑澎,使台灣重新同一於中心當局的統領之下。
康熙帝名玄燁,是順治的第三子,順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生母孝章康皇後佟桂氏。天表漂亮,嶽立聲洪。是中國汗青上在位時候最長的天子,在位61年。在中國近二百個帝王中,他一顆特彆燦爛奪目的明星,如果說他是中華帝國眾天子中最超卓的天子,一點也不為過。
享年:69
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構造了兩次光複雅克薩之戰。二十四年四月﹐命都統彭春﹑副都統郎坦﹑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等帶領水陸軍約三千人﹐自黑龍江城(今愛輝)解纜﹐進圍雅克薩﹐俄軍統領托爾布津乞降﹐率部六百餘人撤往尼布楚。清軍平毀城堡後回師。不久﹐沙俄侵犯軍重占雅克薩﹐次年蒲月﹐康熙諭令薩布素等率部再次攻取雅克薩﹐鏖戰四日夜﹐擊托爾布津﹐俄軍困守孤城。在沙皇當局要求下﹐清軍於二十六年夏撤圍。而後﹐兩國通過劃一構和﹐於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八(1689年9月7日)正式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中俄東段鴻溝。這是中國和西方國度簽訂的第一個條約。康熙命在黑龍江首要處所建城駐兵﹐設置驛站﹐製定巡邊軌製﹐有力地保障了東北邊疆的安寧。
生子:35
在位時候:1662-1722
稱帝春秋:8
2)、同一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