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怒斥漢奸[第1頁/共4頁]
當中的第4段固然隻要寥寥的96個字,卻非常值得我們重視。
客歲的12月19日,中英兩國在北京簽訂並頒髮結合聲明,和談香港在1997年7月1日迴歸中國。這份結合聲明的主體相稱簡樸,一共隻要8段話。此中第1段是中國收回香港主權的聲明,第2段是英邦交還香港主權的聲明,內容簡短。第3段細分為12小段,篇幅最長,占全文的一大半,內容勾畫出香港將來迴歸後的表麵。第4到8段則是兩國的共同聲明,每段的篇幅很小。
實在大師隻要回想一下汗青,就曉得殖民地期間港督的形象是如何的刻毒、無情、懾人,便可曉得他的權力是多麼龐大,做法是多麼專斷。
這意義就是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港督在殖民地範圍內的絕對權力,女皇不消通過甚麼法度,隻需一紙聖旨便能夠收回。
咦,你如何不說話?
我真的很想問問英國人,你們在這之前的142年都乾甚麼去了?
能夠有人會說,這是英國人想在香港引入民主,這是功德啊。
統統仍由手執尚方寶劍的立法局主席港督說了算呢。不到一半的議員必定導致推舉後,港督仍然是唯我獨尊,手中的絕對權力仍然冇有涓滴的竄改。畢竟,13年也不是太短的一段時候,套在香港人脖子上的繩索能夠開端放長,但卻要緩緩有度,不能太快,不然英國如何能夠在此最前期間撈儘最大的好處?
此次‘英皇製誥’恩賜香港華人二等百姓參與推舉立法局57位議員中的24位非常的‘慷慨’。但是這時候如何如此之巧?乃至於讓每一個具有普通邏輯思惟的人都不得不在心中產生一點迷惑,是甚麼啟事使到一貫老奸大奸的英國人如此大發善心?
(未完待續。)
事理非常簡樸,如果你的老子有一個金礦,因為某些不得已的啟事他把金礦租了出去,現在你老子歸天了,你想把金礦收回來本身開辟,但是租期還剩13年,你感覺這個租客還會遵循之前的速率開采金子嗎?
從英國的角度來考慮,如許的政治佈局是理所當然的。倫敦當局在間隔本土萬多千米的遠東地區設立一塊殖民地,以戔戔數千官員與兵士來管控域內數以十萬計的華人住民,高度中心集權形式是港英政權運作的獨一挑選。但如許一來,港督便把持了在殖民地內的統統權力,並且根基上不受任何內部製約。以是,港英當局本色上是一個借披英百姓主外套為名,暗行擅權獨裁統治的當局。
並且這些訂正除了在1967年、1976年及1982年規定各級法官的退休春秋及港督對法官的任免權力外,其他大多數都是小修小補,最凸起的是英國向來冇有震驚過香港當局的建製與架構。是以之故,百多年來,港督的獨裁權力始終紋風未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