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禍將至[第3頁/共4頁]
燕都城內,遼皇耶律延禧已然惶恐失措,固然金人才方纔突破中京,離南京另有很遠,中間另有堅城險關,另有長城可扛,另有居庸關這等雄關。另有各地州府十幾萬雄師,另有契丹宗室與貴族籌辦奮力一搏。
鄭智也來不及說幾句犒賞之語,已然坐在臨時的將台之上,看著列隊的馬隊與步兵,口中大聲喊道:“號令統統士卒,進城以後,不得劫奪,不得擾民!即便是契丹人,奚人之類,也不得擾亂。”
鄭智一個當代人,對於這些事情天然多了一份漂亮與寬大。
本來汗青上應當是四月份開端的遼宋之戰,還在仲春初,就已然由鄭智策動,耶律大石此時卻還在燕都城中,遼國的軍隊,也還在燕京四周設防抗金。
又得一日,大早而起,虎帳當中鼓聲隆隆。
夏季行軍,門路積雪被人腳馬蹄一踩踏,必定泥濘不堪,濕滑難走。裴宣賣力押運這等重物,車輪不時墮入泥濘當中,幾十人又挖又推,還要填土,速率之慢,顯而易見。
鄭智對於耶律大石有幾分顧忌,以是半夜還在遠瞭望著歸義城,拒馬河已過,雄師入得遼國,冇有一個可守的基地,鄭智心中就貧乏一份安然感。
炮聲隆隆,攻城開端,城內的士卒對於守城之戰,天然奮勇。不在乎甚麼其他,隻在保衛故裡,一家長幼皆在城中,由不得不消命去守。戰役向來不是仁義品德,漢人自相殘殺的戰役在汗青中無以計數,仁德向來都不在戰役當中。
要人頭落地的鄭智從半夜解纜,第二天早晨就到了歸義城下,歸義城,附屬於遼國南京道析津府涿州,也是遼宋邊疆之城,隔河與雄州相對。
李綱設法簡樸了些,也隻因為李綱並未真上過戰陣。吳用聞言趕緊上前來道:“李相公不成小覷遼人,家國淪喪之時,不成藐視遼人奮死之心。”
李綱聞言,心中並不驚,反倒有些神馳起來,口中答道:“此番定然要見地見地戰陣,不枉隨雄師出征一番,將來再上戰陣也能真正為相公多謀。”
歸義城中,守城士卒不過千餘,還是從北地調來援助的,如果平時,百年戰役的遼宋邊疆,歸義城中隻怕連五百人都不敷。宋兵集結於河間府,這個動靜明顯也早已被遼人曉得。
這個耶律延禧,汗青上與趙佶倒是同病相憐,二人都被金人俘虜了去,二人還同住在一處,相互感激金人皇恩浩大,留得一條小命。在此之前,身為大宋天子的趙佶,還想庇護耶律延禧,派人到草原去找他,承諾耶律延禧到得汴梁,封親王之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實在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