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宋好屠夫 - 王稟於幷州,孤軍糧絕,阻女真大軍八月有餘,父子皆亡

王稟於幷州,孤軍糧絕,阻女真大軍八月有餘,父子皆亡[第1頁/共3頁]

王稟率太原軍民死守,自春初至夏、又從夏又至秋末,金兵前後九次攻城,九次都被王稟擊退。但終不見朝廷援兵,也不見糧食佈施,城中存糧斷絕,守軍饑餓得有扶不住兵器的。城中牛馬驢騾全數食儘,後又將弓上的牛筋及盔甲上的牛皮部分用大火燉煮充饑。城中統統樹上的綠葉,糧庫中的糠皮全數被吃光,逐步連樹皮草茭也作為口糧(史乘《靖康要錄》均有記錄)。一日,王稟命部下宰殺本身戰馬為守城軍民充饑,衛士們勸止說:“大人每日馳驅,無坐騎,如何迎敵。”王稟仰天長歎:“守不住幷州城,我縱有萬貫產業,又複何用。”未幾日,城中馬匹及馬鞍上的皮革都被食儘。

王稟困守太原,種師中也率軍奔往太原得救,三路救兵,唯有種師中去救太原,其他兩路皆是不戰而逃。種師中一起救兵,麵對無數金兵,五戰三勝,還是無人來助。種師中比來隻離太原十裡,最後在山西壽陽兵敗,身邊隻餘一百多人,身受四周重傷,奮戰而亡。種家名將,可敬!

以下來自百度:

賊兵日滋,太原城已經被宗翰的西路軍圍困了八個月。王稟與子王荀帶領軍民果斷抵當,誓死保衛太原城。王稟身先士卒,在城牆上每日來往馳驅,凡是垂危之處,王稟均親臨援助,幷州父老乃至城外金兵,都曉得王總管英名。

時靖康元年(1126)玄月十三日,馬帥王稟長年五十九歲;前鋒王荀時年僅三十五歲。時王稟之孫王沆尚年幼,幸賴王府忠誠老主子山東青州銅川撫孤乞討南下,棲居於臨安鹽官縣長平鄉,結草為廬(今海寧市伊橋“草舍裡”),苦耕勤讀,刻苦自勵。高宗趙構遷都臨安(今杭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嘉其忠節,追封王稟為安化郡王,諡忠壯;子王荀勅贈右武大夫、恩州剌史;召其孫王沆襲封安化郡王,賜第鹽官(今海寧市鹽官鎮安化坊)。王沆襲封安化郡王後,由伊橋草所移居鹽官,為海寧安化王氏鼻祖。傳至南遷十四世王信於明朝成化年間自三官墩遷硤石。近代聞名國粹大師王國維是王沆的二十九世孫。

老祝再彌補幾句:

宣和七年,金兵分兩路南侵,西路軍由宗翰帶領,出大同,沿朔、武直逼併州。宗翰派人向當時任河北河東宣撫使的童貫提出割讓河北河東的要求。童貫見勢不妙,故意棄城而逃,與知府張孝純、副總管王稟商討。張孝純斥曰:“身為國度重臣,不能以身排磨難,一旦棄城而逃,將以何臉孔見天下乎。”童貫沉默,當晚帶親隨逃離幷州,星夜趕路,逃回汴京。

王稟孤軍於太原苦戰,以後宋廷為媾和,已然把太原割讓給了女真。派欽差去太原幫忙女真人勸降王稟,王稟還是不降,全部大宋再無一人議論太原之事。坐看王稟孤戰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