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招收學生(下)[第1頁/共3頁]
書院的名字是以玄世璟的父親,已故的晉國公玄明德的名字來定名的,一來是想要懷想一下先父,總不能‘來一趟’,甚麼陳跡都冇留下。二來明德兩字當中的含義也是玄世璟所喜好的,明德兩字也是摘自先秦儒家的《大學》當中。
“登門拜訪倒是不必了,待老夫想好以後,修書一封,若無不測,他們也不會回絕的。”高士廉說道。
“大學之道,在明顯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5,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前後,則近道矣。”
書院門口列隊報名的人很多,一向到了下午,這才忙活完,現在高士廉也明白為甚麼玄世璟要把退學測驗放在第二天了。
牌匾上龍飛鳳舞四個大字:明德書院。
高士廉站在前麵致辭,玄世璟站在高士廉的身後,轉頭向書院院子裡看了一眼,書院倒是不大,冇有三進三出那種大宅子那般佈局龐大,簡簡樸單的三間寬廣的大屋子,一間普通大小的房間,這房間是給高士廉歇息用的,而那三間大屋子,一間是學舍,內裡一應東西都已經安插齊備,一間是食堂,中午的時候門生是要在食堂用飯的,剩下的一間比較大,也是給門生的,下了課能夠用作歇息的處所。
高士廉站在台階上,看著上麪人群,看到人群當中那些孩子巴望神馳的目光,心中也是生出極大的震驚,驀地間感覺本身這輩子從朝堂上退下來還能在這莊子上教書,也是值得的,自貞觀以來,大唐逐步的從安穩開端漸漸的向頂峰攀爬,當年的人在朝堂上雖說仍舊如同國之柱梁普通持續發光發熱,但是成年累月日複一日的繁忙,當初的那股子衝勁兒已經完整被消磨潔淨了,而現在,高士廉看著上麵站著的這麼多孩子,年青時候的那股子心氣兒,彷彿又重新回到了他身上,那是一種一刹時年青了好幾歲的感受。
“如此就有勞教員了。”玄世璟拱手。
到了吉時,高士廉為書院主持了揭牌,大紅的綢緞落下,書院大門上方的牌匾閃現在世人麵前。
“從本日起,老夫便會在這書院中任教,望諸多學子在學問一途能夠做到勤懇、鬆散、好學、謙善,老夫自當與諸位學子共勉之。”
除卻玄世璟自掏腰包製作書院的名聲以外,長安城的百姓在得知書院名字以後,玄世璟定然會有一頂孝子的帽子,這‘孝道’二字,不管是在哪朝哪代,都是極其被看重的,偶然之間,玄世璟在長安城刷了一波名聲。
書院的大門錢擺放了兩張桌子,房遺愛和趙元帥就坐在桌子前麵,報名開端的時候賣力記錄門生的資訊。
測驗的題目不會難,畢竟隻是個摸底測驗,隻要腦袋普通的孩子普通都冇甚麼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