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唐馬王爺 - 第1159章 良相之材

第1159章 良相之材[第4頁/共5頁]

江南之米倒是很多,米質良好,但隻能經大運河漕運至徐、陳一線,再轉為陸路,同南陽、荊鄉之米一道,經馱馬翻越秦嶺運抵長安。

但郭孝恪恰好陽奉陰違,暗中支撐高大,這很多大的膽量!在環球的、無親無端的人中,你還能找出一個肯如許行事的人嗎?

明天早朝時候長過昔日,便是議了鹽、糧兩件大事在先。

如果李士勣猜得不錯,崔穎真是與姓郭的有這麼一腿的話,郭孝恪如許支撐高大也就有的解釋——崔嫣是崔穎的女兒。

像鹽州的“烏池”是官民合辦的鹽池,鹽產八分入官,支出的絕大部分要歸官府,老百姓隻得五分之一。

但山道崎嶇,勞民傷財,效力低下。

太子李治正沉浸在運糧入京的宏偉籌劃當中,冷不防的,李士勣又提到了“不秉公”。他也有些驚奇,問高審行道,“高大人,這是如何回事?”

押送他去禦史台監察院的禁衛們,誰也冇有想到會出這類事,想來鷂國公是真活力了,此時高大兩手捂腰,對薛禮道,“讓薛將軍見笑了。”

太子不住地首肯,“薛將軍所言真是有事理,老子如果都說不清楚兒子是誰的,又怎好問兒子。好,接下來我們便說說玄武門的事吧。”

高審行恍若未聞,直著眼睛還在發楞。

英國公說,“這就有個來處,細情下官就不便說了,國公可問一問鴻臚卿高大人。昨晚,下官與高大人小酌,才曉得這件事。”

隻不過,這對“父子”經事的秘聞與能量,真是天壤之彆,高審行魂不守舍,而高大仍然思路清楚,一眨眼又提出了第二件大事的主張。

但他又發明,彷彿又不滿是這個啟事。滿朝的大員們此時還都冇有緩過神來,一個個都如高審行方纔一樣走神。

這很失禮。

高大道,“殿下,鹽州、靈州、會州的鹽既然不好,就不能再上繳長安了,可令三州之鹽一部分自用,餘者運抵豐州牧物大倉,以作北方五牧拌料之用。”

連太子在內,統統的人禁不住又在心底裡暗呼一聲“好”。

離不了李士勣!

但三州的鹽產量還是有一部分無處消化,尚書令發起,可在豐州以北的五牧彆分開設鹽市,對北方遊牧部落開放。

崔穎的祖居可就是在秦嶺啊。

英國公李士勣讚道,“真是個好打算!鷂國公胸懷山嶽、才氣有如此的觀點,行事又不秉公,真是良相之材!”

高審行一入朝,便憋著一股子暗勁。

李士勣冷眼察看,更加信賴了本身的判定,在黃峰嶺彆院,本身的那番話說到高審行的心窩子裡去了。

這是個新題目,太子按例問大臣們的意義,還特地問到了鴻臚卿高審行。

……

還要再開挖渭水入河口,在那邊建立總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