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授人以柄[第1頁/共3頁]
看來明天的看病錢還得朝馬洇去要,但刺史大人發話,門外那些女保護們必然不再難堪,此人顧不得腿疼,一瘸一拐出去了。
蘇殷:也就是說,明天山上澎水縣的那幫民役,張大人是不知情的。
丫環信賴李引毫不會有錯,錯的必然是這位張大人,她急於替李引分辯,但最後的半句話彷彿也把刺史大人說出來了。
馬洇:長……長史大人,卑職、卑職約莫能夠記錯了,張大人是明天讓卑職帶人上去鋤地,但卑職記到明天了也說不定啊。
崔夫人與麗容走後,如果刺史態度有變,在黔州、肯於站在婆婆的態度上支撐李引的也就是蘇殷和丫環兩個。而蘇殷覺得,在婆婆趕返來之前,不管如何,本身都必須有個明白的態度。
在西州時,蘇殷即從柳玉如、崔嫣、謝弓足等人的話語入耳出她們對婆婆的尊敬之意。在這一點上,一貫有些小衝突的柳玉如和麗容兩個倒是出奇的分歧。
李引躬身向著刺史大人一禮,說道,“刺史大人,小人幾月的繁忙也冇甚麼效果,以三保五的水網很快也就全麵貫穿了,但那是刺史大人調劑有方。而小人也幾乎給大人惹出大費事,不如這就辭了都水使的職事、回都濡縣去。”
此次,高審行冇有喝斥丫環多嘴,而坐在凳子上的阿誰腿上中箭的民役聽了丫環的話,不由自主地把目光移到縣令張佶的臉上,帶著祈求的意味――因為他也負傷了,卻冇有獲得任何的承諾。
高審行幾次對李激發難,想不到都被蘇殷截下來了。他也看出,明天的事隻能到此為止,再膠葛下去也不會有成果。他擺擺手,表示世人散去。
萬一刺史大人正有此意,隻須順水推舟點個頭,那麼李引到時候想悔怨都難了!那麼他該如何麵對遲早都要返來的崔夫人?崔夫人豈不會悲傷?
信寧縣令:下官親眼所見,那幫人不忿我縣民役們掙些補助,爭辯無果。他們上了山以後,大水就衝下來了。
蘇殷:父親大人,在山上,那些砌築石渠的民役被突如其來的激流衝下山去,當時便有幾人負傷,若無李引大人當機立斷停止救護,恐怕早就出性命了!
反倒是這位刺史大人,幾近很少被她們提及,偶爾提及時也是一帶而過、彷彿神采間另有那麼一點不想多說的意味。
而高審行想不到,自打一到黔州,就到處低眉紮眼的八兒媳蘇殷,明天卻有些咄咄逼人寸步不讓的意義。
蘇殷:父親大人,若說官職,兒媳看輪不到李大人說話,因為我也在那邊,我的官職還高過李引,傷人的也是我的保護,有甚麼事儘管對我說罷。
如果就這麼讓李引走出去的話,無疑的,他的辭職要求也就有授人以柄之嫌了。
蘇殷道,“你站住!我不發話,門外那些女保護會讓你分開麼?彆再那條腿上也給你一箭……說你叫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