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唐之暴君崛起 - 第四十七章 明心見性

第四十七章 明心見性[第1頁/共4頁]

陳圓圓道:“現在鄭家和王爺已經締盟,傳聞烏斯藏和葛爾丹部落也來了西南,籌算組建聯盟抵當八旗鐵帽子王。”

柳如是跳出了本來的圈子,站在局外看局內的事,以是纔看得通透。她凝睇著李香君,不由問道:“香君mm,你喜好侯方域麼?”

柳如是道:“之前覺得陳近南是個抗清義士,是個大豪傑。現在見之,我們又看走眼了。本來他是鄭家安插在中原的核心人物,六合會就是為鄭家‘服’務的機構。所謂的反清複明不過是鄭家忽悠中原義士為其所用罷了。”

吳天現在已經重新點竄曆朝曆代的法則,不再承認外族在中原的合法性。凡是投效韃子的儒生,直接歸為漢奸一類,除非你不是漢人。也就是說,那些投奔韃子的儒生或是前明大臣,非論你有甚麼來由,甚麼委曲,不能混為一談,都不是你投奔韃子的來由。既然挑選投奔了韃子,再大的來由也要死,不滅九族已是格外開恩了。

李香君笑道:“不愧是滅儒妙手啊,竟有如許的妙想,不詳確想一下也對,所謂的大官,實則都是那些師爺和幕僚在籌辦,師爺和幕僚纔是真正管理處所的核心,吳天看破了此點,直接把師爺和幕僚汲引利用,倒是把那些儒生涼到半邊置之不睬。有了這些熟諳處所事件的師爺和幕僚,那些長於高談闊論的儒生卻成了安排,再也冇法指導國度政治偏向了。”

陳圓圓驚詫道:“莫非吳天就不怕大師結合起來圍殲新明?”

李香君沉吟半晌,道:“不,之前喜好,乃因他憂國憂民,當他投奔韃槍彈壓抵擋外族統治的義兵,接管韃子的冊封,我的心就已經死了。再也不會為他流一滴眼淚。我李香君雖不是男兒身,也不是花木蘭如許的巾幗豪傑,但我也有本身的品德和國格。外族的殘暴,你和我又不是不曉得,我們都親眼目睹了一幕幕慘不忍睹的悲劇。韃子有明天的悲劇,那是韃子應有的報應,冇有人憐憫他們。凡是憐憫的人,都是些偽君子,算不得民族義士。”

柳如是鼓掌道:“妙哉,妙哉,我終究瞭然吳天為何退至長江以南了,本來是為了耗損北方、西南以及關外的力量,吳天是籌算把這些權勢完整清理潔淨,從大明防備性國防便能夠看出,十年內,新明是不會對外用兵,北方和西南也曉得,十年後,他們若無體例同一或是積蓄到對抗吳天的力量,那他們必死無疑。”

柳如是道:“據我獲得的動靜,彷彿大玉兒和蘇麻喇姑也成了公主的幕後謀臣,就連神龍島派去韃子皇宮臥底的假太後毛東珠也是成了羽林衛統領,從她女兒建寧口中得知,阿九公主彷彿不大喜好做天子,不過阿九和吳天的孩子是將來擔當大統的太子。伉儷兩個都不想做天子,相互推讓相讓,如許的王朝如果不堪纔沒天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