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見詔赴任[第1頁/共3頁]
隨即,連日來影響他決定的第一個啟事又跳了出來:絲路事關經濟與大唐對西域的影響、帝國的馬政涉關大唐兵力……以及西部的安寧,與黔州比起來到底誰重誰輕……
“陛下,還冇有,我這就去安排。”
“準奏!”天子不等他說完,便準了。
貞觀天子即位時,國度的行政構造已落空均衡。高祖活著時曾經大封皇室和很多外戚、以及那些曾支撐他獲得政權的人們。他還新設很多州縣,讓那些曾幫忙建立王朝的人們去管理,到武德九年他退位時,貴族數量激增,州縣數已是隋朝的兩倍多。他一向在考慮這個題目,如何樣有條不紊地限定這個官僚機器緩慢收縮的情勢。
黔州聯絡劍南、江南兩道,職位不成藐視,而那邊的政務一向以來並冇甚麼轉機,隻是一個放逐、放逐的待選之地。如許的話,高大就有能夠在目前的品級上再進一步了,大不了把黔州也升格就是了。
至於先前所想的與長孫無忌、高儉籌議的事就不必了。天子以為,既然高大動也不好動、升也不好升,那麼將他的父親擢升一下,何嘗不是個折中的體例。
“回陛下,是新任西州彆駕、天山牧總牧監、絲路督監高大。黔州彆駕沈洪還供應了一個環境:高大是受東陽公主所托去看望的承乾殿下,去時給承乾殿下留下了銀兩、命人補葺了殿下的宅院、懲辦了入宅惹事的坊內屠夫和坊正。”
天子不屑於因為這件事情究查坊正和屠夫的任務,但是不代表他對黔州刺史頓生不快。他想起了高大,心中對他的好感再次稠密了幾分。
他從高大劍南道平亂的究竟當中,再一次看到體味決這一題目的底子體例和但願,民氣纔是底子。這也應了他常說的那句話,適應民氣者萬世亨昌!
而對本來的黔州刺史,天子也懶得說甚麼了,中書省也不問。
讓他遲遲冇有下詔的啟事有兩個:一個是西州郭孝恪和高大的組合讓天子拆分起來有些不捨。讓這兩個身居1、二位的官員替他經略西州,的確再合適不過了。二是西州已經升為上州,在任地內提職已經不成行。
早朝時,天子想把這件事情當眾提起來,還未開口,高閣老先奏了一件事,他呈上來一封信,是閣老的五子審行從西州寫來的。天子接過來看,洋洋數千言。
天子乃至從高大對此事的措置上獲得了開導。
明天天子聽到的有關李承乾的動靜,以及由此產生的對黔州刺史的不滿,讓天子的腦筋裡靈光一閃,如果讓高大去黔州主政會如何樣?
“陛下,關於故太子妃的尋覓……”
輸絹一事便是塊試金石,高大措置得法、得當時,既讓該透露的人、事都透暴露來,又冇有動用大唐的一兵一卒,又讓天子看到了劍南一道的題目地點:那些淺顯的公眾並非肇事的本源,而是那邊龐大而低效的軍、政機構、屍位素餐的將領和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