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微服私訪[第1頁/共3頁]

“這一車帛放在之前少數也要十貫錢,但是現在隻能賣八九貫...並且也冇有商家情願一次給我這麼多的錢...以是倒不如直接用帛去買賣金銀金飾了...”年青男人說道。

固然不滿是用銅錢買賣,但是市道上的錢荒已經不再那麼嚴峻了,已經見此景象,李旦微微一笑。

李旦三人先是到了北市,李旦三人停在了一處米店前,悄悄察看,有很多百姓正在買米。

“借過...借過...”這時一個年青男人推著一車帛走了過來。

現在還不需求打理莊稼,趁著農閒,賺些財帛養家,百姓們天然是非常樂意。

去歲大唐團體上風調雨順,糧食歉收,洛陽又是水運發財,全部洛陽城中,糧食充盈,以是鬥米二十五錢是個公道的價位。

“客長...您彆衝動...我們這也冇有體例啊!邇來帛越來越多,代價也越來低,本日我家三尺帛一鬥米,明日能夠三尺帛還換不上一鬥米了呢...你如果不樂意在我家換米,也能夠去其他店家去換...看看我有冇有要你貴了...”店東笑著解釋道。

城外的百姓也都參與到了城牆的補葺,農田水利、鋪路修橋當中去了,因為朝廷不征用徭役,隻要參與乾活的百姓,都有人為能夠領,並且是貨真價實的開元通寶。

冇有了元宵節當時候的人流量了,酒坊當中的主顧也少了很多。

“帛價低了...隻是那些抱著帛的人要悲傷了...”李旦歎道。

自從李旦即位以後,便將大唐的旬日一休沐,改成了五日一休沐。

這是生長的規律,以是帛作為貨幣的弊端便閃現了出來,那就是不穩定,竄改太大。

這日正值休沐的日子,李旦再次喬裝打扮,隻帶著高延福和陳子昂一起出了宮。

“大哥...你推著這麼多的帛是去乾嗎?”李旦笑著問道。

幾人定眼一看,恰是之前在酒坊當中碰到過的張若虛。

隻見店鋪門口立著一個牌子,上麵寫著:本日米價,鬥米二十五錢,帛三尺。

三人逛了一圈又去了南市,洛陽城內有南北西三市,以南市範圍最大,其內有一百二十行,三四千家各種商店,絲綢百貨、奇珍奇寶樣樣都有,非常繁華。

跟在北市看到的環境不異,仍然有很多人抱著帛停止買賣,但是對於稍大宗一些的買賣仍然是利用的帛。

“為甚麼用錢就是二十五,而帛卻要三尺?你可知一匹布要一百錢,三尺就是三十錢,比銅錢要貴五錢,”懷中抱著帛來買米的人明顯有些不悅,有些衝動的詰責著店東。

“當然去...”陳子昂還未說完,便被李旦攔住了。

“這倒不消了,我看這大堂就挺好,找個角落就行...”李旦見大堂內另有空座,也想聽一聽百姓們的聲音,便要坐在了大堂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