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唐:開局與李二斷絕父子關係 - 第227章:賜姓為楊

第227章:賜姓為楊[第1頁/共3頁]

不說底層的牧民了,就是中間的貴族們也不是傻子,如何會看不出來跟著他們冇有前程,抱緊大唐的大粗腿,才氣有光亮的將來?

大唐在栗末水一帶設城駐軍,就即是把刀架到了他們兩個部族的脖子上。

“承蒙陛下厚愛,賜給我們房屋,這實在讓我們感激涕零。”

李恪淺笑著說道。

他們兩個這下甚麼定見都冇有了,能夠獲得天子的母姓,要曉得當明天子身上但是有兩朝皇室血緣的。

我大唐要做的事,那裡容獲得你們這些胡人反對?

“朕冇看錯你們,兩位愛卿公然是識大抵的人啊!”

如此一來,這栗末水一帶,也會完整被大唐掌控了。

能去大唐的國子監讀書?

右翼的安東都護府如何辦?

“此乃陛下厚恩,我等感激不儘!”

更不要說,如許的兩萬人中,真正有作戰經曆的恐怕不超越五千人。

李恪心中一笑,隨後寂然的說道。

他們兩人已經能夠預感到契丹人和奚人的將來了,為此感到非常惶恐。

這也不是甚麼謊話。

兩人勉強擠出了一個笑容,奉承的說道。

歸正他們能夠確信的是,隻要大唐想,這兩千唐軍絕對能夠輕鬆掃平他們兩人身邊的統統親衛和本部力量。

兩人趕緊再次施禮,向李恪謝恩。

那不還是被大唐逼得冇有體例了,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啊!

“兩位愛卿這段時候在長安住的可好?朕專門為你們製作的房屋住起來可還風俗?”

“朕籌算在栗末水一帶再築新城,並在內裡安排兩千大唐將士,庇護四周的百姓們。”

如果有能夠,他們又如何情願這麼識大抵呢?誰是真的想當大唐的忠臣孝子的?

文明融會、民族融會的大旗,李恪是一點都不敢放下,歸正大唐的國子監本來也會招收部分胡人。

就算是後代的韃清被西方國度打的暈頭轉腦的時候,也冇健忘在海內搞洋務活動,何況是現在的奚人和契丹人?

李恪臉上帶著馴良的淺笑,非常欣喜的說道。

更不消說李恪還準予他們在遼東本身製定地點,由大唐派人去幫著修建府邸,如許的功德,真的是太可貴了。

要曉得,現在的契丹和奚人還算不上甚麼大部族,連他們兩方加起來也就能湊出來三十萬的部民,這是老弱病殘全數加上的。

但是能讓大唐天子主動跟他們說的新城,恐怕也絕對不小,如許一來,他們兩部還能有甚麼前程?

先給這些部族的高層洗腦,玩文明入侵,再一步步推行到他們的基層公眾中。

這軍隊到底是來庇護奚人和契丹人的,還是來監督他們的呢?

就讓大唐國子監成為一個民族融會,文明異化政策的東西吧。

固然軍中的一些初級軍官的職位,還是歸本來部落中的頭人或者貴族擔負,但是虛化這些人的職位,是明擺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