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3)[第1頁/共5頁]
3. 屢立軍功:
玄武門之變後,屈突通出鎮洛陽,主動安撫百姓,鼓吹新政。貞觀二年(628 年),屈突通卒於任上,享年 72 歲,獲贈尚書左仆射,諡號忠。永徽年間,再次追贈司空。
3. 被迫降唐:
蕭瑀自幼長於學習和謄寫,學問出眾。因姐姐是隋朝晉王楊廣的妃子,他跟從姐姐進入長安,並以皇後之弟的原因,被隋煬帝委以秘密事件,官至內史侍郎(即中書侍郎)。
段誌玄為人樸重、英勇,治軍鬆散,深受李世民的讚美,李世民曾獎飾他“此真將軍,周亞夫也不過如此”。他的後代也較為昌隆,宗子段瓚襲封褒國公,官至左屯衛大將軍。他在唐朝的建立和穩定過程中闡揚了首要感化,是唐朝初期的首要將領之一。
648 年,蕭瑀因其姐姐蕭皇後歸天遭到沉重打擊,再加上當時又身染沉痾,被李世民召往玉華宮後不久便歸天,時年 74 歲,卒贈司空、荊州都督,諡曰貞褊公。
4. 暮年及身後名譽:
2. 屢建功勞與平叛建功:
貞觀十六年,段誌玄得病,唐太宗前去探視,並籌算封其子為五品官,段誌玄要求將官職封給弟弟段誌感,唐太宗遂封段誌感為左衛郎將。不久,段誌玄病逝,長年四十五歲,贈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諡號莊肅(也作忠壯),並陪葬昭陵。
劉弘基參與了多次首要戰役,為唐朝的同一和穩定立下汗馬功績。他隨李世民安定劉黑闥,被授秉鉞將軍;還曾與淮安王李神通在東起子午嶺西至臨涇一線修建防備設施,抵抗突厥入侵。
大業十一年(615 年),隋煬帝巡行北部邊塞被突厥始畢可汗圍困於雁門關,蕭瑀勸諫隋煬帝赦免高麗以解雁門之圍。得救後,隋煬帝悔怨聽取蕭瑀公開宣佈赦免高麗的建議,將他貶為河池太守。
626 年,李唐諸皇子間明爭暗鬥,蕭瑀不顧小我得失,力勸立賢,果斷支撐李世民繼位。李世民即天子位後,蕭瑀因辦事峻厲呆板、樸直不阿、多次逆忤聖意等,經曆了五次拜相,五次被罷相。比方,曾因與陳叔達在朝堂上氣憤地爭辯、彈劾李靖不當等事被罷相。
1. 暮年從征與跟隨李淵:
蕭瑀曾以汗青上分封後輩貴戚為藩屏的得失,建議太宗分封後輩為王,被太宗采取。
幫手起兵與前期交戰:617 年(義寧元年),李淵暗害起兵,劉弘基受命招募二千餘人。當時,王威、高君雅籌辦在晉祠殺死李淵,劉弘基與長孫順德埋伏在官署前麵,將王威、高君雅二人擒拿斬首。隨後,他隨李世民霸占西河,駐軍賈胡堡,擊敗隋將宋鬚生。李世民打擊霍邑時,宋鬚生在城外佈陣,敗後棄馬逃脫,被劉弘基斬殺。劉弘基因功被封為右光祿大夫。接著,唐軍達到河東,劉弘基率先度過黃河,霸占馮翊,被任命為渭北道大使,主持渭北戰事。他率兵西進,占有扶風,增兵至六萬,然後南渡渭水,屯兵於長安舊城,在金光門外誇耀軍威,並擊敗隋將衛文升。長安安定後,劉弘基功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