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答題:從始皇開始 - 第139章 力挽狂瀾者

第139章 力挽狂瀾者[第1頁/共5頁]

1. 出身儘初期經曆:

韋堅之禍:李亨老婆韋妃的哥哥韋堅與邊關將領皇甫惟明來往,被李林甫誣告結謀擁立太子,唐玄宗將韋堅和皇甫惟明貶官,李亨為表明淨,要求與韋妃分開,才未受涉及。

出運營策:

郭子儀因功累遷至兵部尚書、司徒、太尉等職,爵至代國公,後又進位汾陽郡王。唐德宗李適朝尊郭子儀為“尚父”。建中二年(781 年),郭子儀於家中病逝,壽享 85 歲,獲贈太師,諡號“忠武”,陪葬建陵,配享代宗李豫廟庭。

彈壓叛逆:廣德元年(763 年),他還安定了浙東袁晁叛逆,保持了東南的穩定。

李泌博涉經史,精究《易象》,善屬文,尤工詩。著有《明心論》《養和篇》等,有《李泌集》20 卷行於世,但已佚失。《全唐詩》收其詩 5 首,《全唐文》存文 2 篇,《唐文拾遺》存文 1 篇。他曆經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多次化解朝廷內部和內部的危急,為唐朝的穩定和生長做出了首要進獻。

4. 暮年拜相及進獻:

才學博識:長大後,李泌對《易經》研討尤其高深,常常周遊於嵩山、華山、終南山之間,思慕神仙的長生之術。天寶年間,他向玄宗上書《複明堂九鼎議》,論及時勢和治國之道,得以授詔翰林,供奉東宮,是以與太子李亨結為布衣之交。

郭子儀(697 年 - 781 年 7 月 9 日),字子儀,彆號郭令公、郭汾陽,華州鄭縣人,是唐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複興之臣。其出身太原郭氏,為壽州刺史郭敬之之子。

遭人忌恨:李泌因和肅宗靠近,遭到崔圓、李輔國忌恨。兩京光複後,他便闊彆朝堂,隱居衡山。在衡山期間,他用心研討《中庸》等儒家典範,還曾將一根形狀如龍的鬆枝獻給肅宗。

常山、嘉山之戰:天寶十五年(756 年),經郭子儀保舉,李光弼出任河東節度副使。他與郭子儀東出井陘,光複常山郡,善待降將史思義。後采取“以逸待勞”之策,以五百勁弩殺退史思明的兩萬兵馬。隨後又結合郭子儀於九門西大敗史思明,光複槁城等十餘座縣城。六月,在嘉山之戰大勝叛將蔡希德、史思明和尹子奇,斬首一萬餘級,活捉四千,動靜傳開,河北十餘郡重新歸順唐朝。

2. 安史之亂期間的進獻:

對外戰略:對外采納“聯弱製強”的目標,聯絡回紇、大食等國停止吐蕃,達成“貞元之盟”,使邊疆安寧,在相稱程度上包管了貞元期間唐朝的穩定。

2. 抵抗外族入侵:

任立元帥之議:肅宗想讓建寧王李倓為兵馬元帥,李泌以為廣平王李豫是宗子,將來要立為太子,若建寧王任元帥立下軍功,能夠會激發皇位爭奪,建議讓廣平王任兵馬元帥,肅宗服從了他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