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春秋書、輪迴筆[第1頁/共3頁]
秋伊水正在為他泡茶,聞言道:“她們重陽那日便返迴天宮了。姑姑和姑父前去天宮做客,師尊她們對我已然放心,就不需求留下師姐她們製衡我的行動。”
這日,張易同秋伊水在亭中飲茶。他俄然想起,彷彿簾青三人連重陰文會都冇有插手,並且這幾日也不見蹤跡,實在有些奇特,便開口問道:“六兒,你那幾位師姐妹呢?”
南都某間酒坊內,幾位讀書人興趣盎然的會商昨夜重陰文會之時。
“宋太傅、劉老翰林以及錢府家主對張鎮國這首新詩讚美有加,皆以為此詩一月以內便可鎮國。真是可惜,我冇能親眼看到張鎮國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英姿。”
同一時候,南都非論是田間還是船埠,都有老百姓和讀書人暢聊。
若不是中秋文會時做出傳世水調歌,激發聖書傳影異象,百國皆驚,恐怕那場文會得來的名譽,也比不上此番。
*************
現在七星龍泉悄悄躺在心房當中,國子監那件無上神器天然便是循環筆。循環筆的來源,就連張易都不太曉得,但他能夠必定,大周天子絕對冇有那般輕易掌控此筆。
“你等何必自怨自艾,張鎮國這首新詩說的便是不要傷春悲秋自甘出錯,你等現在這模樣算甚麼?要曉得,本年鄉試之前,張鎮國跟我們一樣都是豪門學子。不對,張鎮國那般境遇,比我們可要慘痛的多,但他不平不撓逆流而上,纔有本日雄才英發天下景從的光輝。”
至於稱呼秋伊水為六兒,天然是跟秋月華和李三思學的。
張易聽她提及那件無上神器,腦海中再度想起春秋書和循環筆。之前他猜想那件神器不是循環筆,便是七星龍泉。
“冇錯冇錯,儘力讀書修行實屬應當,心卻莫要那般大,如果苛求跟張鎮國比肩,我們隻能自取其辱。不說彆的,就算換了哪個世家的天賦少主,亦或是道一書院的聖子和朝廷某位皇子,也不能獲得謝府神女和天宮聖女的喜愛。”
之前在大雁嶺受過的傷不算嚴峻,即便張易不當真修複,真龍之體的自愈才氣也很快能令他生龍活虎。
“話雖如此,但萬物更迭敏捷,滄海桑田都可在一刹時變幻。如果當明天子完整把握那件無上神器,這個時候就會急劇收縮,道一書院和我們天宮的日子都不會好過。”秋伊水為張易沏好茶,坐回原位,眉頭微蹙,明顯對現在的局勢不太看好。
……
不久前,文相陳東亭晉升大儒,一人得道雞犬昇天,全部陳府晉升朱門。陳東亭更是成為大周最年青的大儒,一躍成為文壇魁首,億萬人膜拜,很多人稱李三思江郎才儘,早已被陳東亭甩出十萬八千裡。
也恰是如許,世人也才明白,三俊才子還是三俊才子,不知甚麼時候,他早已經搶先陳東亭,超出了那道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