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中秋文會(5)[第1頁/共3頁]
畫舫上杜嶽也站了出來喝問:“你們服還是不平?”
“你們先起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對勁須儘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效,令媛散儘還複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石夫子、杜先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敷貴,但願長醉不複醒。古來聖賢皆孤單,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當年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仆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令媛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將進酒》,李白的代表作。被關楊將‘岑夫子、丹丘生’改成了‘石夫子、杜先生’,也很合韻。
關楊無聲的點點頭,算是承認了。
“好詩,不知是何人所作?”柳青衣讀了一遍,心折口服。
“這如何使得。”
士子們也蒙了,不是隻要第一名嗎?那這是甚麼意義?
“先生,叨教這般美詩妙詞是何人所作?”一個士子大聲扣問。
“先生獨具慧眼,吾等心折口服。”岸上士子們心悅誠服的答道。
“許兄!”關楊也吃了一驚,想要去攙扶他,卻被柳青衣攔住了。
這邊的爭論固然引發了一些人的重視,但並冇有影響到畫舫,趙立還是在那邊宣佈三首詩的作者:“這三首詩詞的作者就是……關楊!!!!!”
許釋文附和誌:“有這個能夠。”
許釋文見關楊不動聲色,神采淡然,不由問道:“莫非是關兄所作?”
“請先生收下我吧。”柳青衣固然冇有許釋文那樣聲情並茂,但是也是眼淚汪汪的。
許釋文這麼一說,柳青衣也反應過來了,顫聲問道:“這麼說……這三首詩……都是你所作了?”
“有這麼快嗎?”
岸上士子讀完後皆沉默不語。
“……”
“請三位帝師宣佈前三名。”
“你們這是乾甚麼?”關楊趕緊去攙扶,好一陣手忙腳亂。
“這……也不知是哪位神仙般的人物作的這般名傳千古的詩詞?青衣恨不能以師禮待之。”柳青衣也雙目無神的喃喃自語道。
“先生,吾等服了。”
看關楊迷惑的神采,柳青衣道:“許兄愛詩成癡,常常見到好的詩詞老是行三跪九叩的大禮,這在都城是出了名的。”
“你們服不平?”杜嶽又問道。
“竟真是關兄的作品?青衣佩服。”柳青衣向關楊施禮。
關楊趕緊讓開:“柳兄何至如此?”
關楊道:“拙作竟也入得了三位帝師的法眼,忸捏。”
“但願人悠長,千裡共嬋娟,我的心要醉了。”
“空山新雨後,氣候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便春芳歇,天孫自可留。”這是王維的代表作《山居秋暝》,此時被關楊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