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9章 巡洋艦規劃 4[第1頁/共3頁]
第二更奉上~~~!求訂閱求打賞~~~!
“至於輕型巡洋艦?我以為將來的限定能夠主如果火炮方麵。對噸位的限定不會很大,畢竟我們和美國報酬了包管輕巡洋艦的續航力需求增加分外的噸位,但是其他國度不消,他們用劃一的噸位製作更多的輕巡洋艦,以是法國、意大利和日本等國必定會接管對火炮口徑的限定,而不會在排水量上過於糾結。”
並且這還隻是計算了航空母艦的長度題目,如果計算寬度的話那就差異更大了,要曉得,德國重巡洋艦的船麵寬度但是比獨立寬了5米,那麼既然船體寬了,那麼飛翔船麵天然也能夠做的更寬一些,以是,如果獨立級的飛翔船麵能每一排能放3到4架飛機的話。(交叉安排一排3架,一排4架。)那麼德國這款重巡洋艦改革的航母說安排4到5架不過分吧?以是,這一算又多出來多少飛機?
而如果用這個級彆的船體改航母的話,那麼這級航空母艦的戰役力應當不亞於日本的雲龍級!航空母艦戰役力最直接的目標之一就是飛翔船麵的尺寸,那麼如許一級巡洋艦的飛翔船麵能有多大呢?能夠參考一下汗青上獨立級航空母艦船體尺寸和船麵的乾係。
汗青上克利夫蘭級巡洋艦的船體長度是180米,而改成獨立級航空母艦以後飛翔船麵長度就隻剩下165米了。而如果參照德國重巡洋艦的船體來設想航空母艦的話,那麼改成航空母艦以後,飛翔船麵長度如何也有200米高低吧?
至於說為何不讓希佩爾擔負第一任德國援美艦隊司令?這必然程度上是因為蘇雄和日本水兵多次比武,比較有經曆,彆的一方麵是為了製止尷尬,比方說,當德國艦隊和美國艦隊在承平洋相遇了,那麼相互之間誰先向誰鳴放禮炮表示呢?美國水兵最高批示官是本森大將。希佩爾是水兵元帥……。但是希佩爾是客軍,本森大將是美德結合艦隊的最高批示官,因而,這事就難堪了。
“而之前,按照蘇雄大將所說的將來遠洋輕巡洋艦的設想標準,我以為還是有可取之處的。萬噸級的排水量,設備10到12門6寸火炮,並且兼顧必然的軟目標。”希佩爾說道。
如果要計算彈射器的結果呢?這個如何說呢?起首,彈射器也必須需求必然的滑跑間隔,以是上麵的計演算法例仍然管用,其次,開釋速率慢!畢竟在2戰環境下,飛機直接滑跑騰飛速率必定比彈射完成後,彈射器返回,然後掛鉤,再蓄力彈射要快多了。
蘇雄則是第一任德國援美艦隊司令,如果一旦美國和德國達成開戰意向的話,那麼他講帶著第一批主力艦隊前去美國。他的艦隊隻要戰列艦,其他統統幫助戰艦則是由美軍供應。當然,美國水兵中也有德國潛艇軍隊,不過這些潛艇不歸蘇雄管,畢竟蘇雄不懂潛艇戰……。而在某些時候蘇雄和希佩爾的位置能夠會互換,畢竟蘇雄在遠洋作戰方麵的經曆必定希佩爾多。而希佩爾在中等範圍艦隊決鬥方麵要比蘇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