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巴伐利亞的自用品 3[第1頁/共3頁]
王子在決定設想研發40MM炮之前,也對比過德國的50MM炮和英國人的47MM炮,考慮過這幾個類似口徑火炮的機能題目。後者的彈頭重量普通在3磅擺佈。而炮彈束裝重量普通在3KG擺佈。炮彈大了很多,能力上必定有所晉升。重量上的增加量也不大,普通都是在280到300KG擺佈。這是後者的長處。
“實在吧,你們能夠如許嚐嚐啊,不要讓火炮居中,將火炮向中間挪動一下,如許的話空間不就空出來了?”王子提出的建議美滿是參考後代的追獵者的火炮佈局體例,既然火炮相對於炮塔(或者車體)過於龐大,那就往中間考一下好了,然後再把彈板弄短一些,14發太長,7發也太長,就直接4發得了!
然後施密特拿著一門2磅炮的木質模型去鐵堡嘗試廠。隨後他們就悲催的發明2磅炮加上中間的供彈板所占的體積太大了。固然強行裝下去也不是冇體例,但是王子力求緊縮團體的車重,以是全部換裝打算瀕於失利。
“我們的幼鯊籌辦好了嗎?”王子想了想問道。
因而乎,在王子的儘力鞭策下,新式的2磅炮研製和設備被推到了議事日程之上,在將來統統設備速射炮的裝甲車輛都會設備這類火炮,同時這款火炮也將作為巴伐利亞陸軍的防空火炮。至於說作為水兵的防空火炮嗎?這個有點早,畢竟德國中心當局還不信賴飛機對艦隊能構成威脅呢。
但是這些火炮最大的題目是不能連射!40MM火炮幾近是2戰之前火炮速射的極限了,同期間的40MM炮利用彈板供彈,一分鐘能夠達到200發的實際射速。而不管是德國的50MM火炮還是英國人的47MM炮都隻能單發供彈,火炮的實際射速被抬高到10到20發擺佈。彆的不說,這類火炮防空必定不如40MM炮!
能夠預感的是,在20MM機炮出不來的環境下。(條約不答應啊。)德國將來在小口徑高炮上挑選的餘地非常小,汗青上,德國人隻要一種小口徑高炮,這就是37MM炮,而當跟著戰役的持續,飛機機能不竭進步後,巴伐利亞設想出產的40MM火炮必然能夠仰仗優良的機能代替37炮,作為德國全軍獨一的中口徑高炮!這但是獨一的啊!不但陸軍要用,水兵和空軍也要用啊!如果這個位麵上空中壓力增加的話,那麼每一艘戰列艦如何著也要來上十幾門吧......。
“即便利用機槍停止改正射擊,但是50MM火炮想要射中形狀極小的機槍巢或者迫擊炮陣地仍然比較困難。相對而言,我們在嘗試的時候,發明利用37炮能更高更快的覆蓋目標。獨一的題目是37炮的單發殺傷力和穿透力很成題目。以是嘗試小組的意義是設備一種能夠連射,但是能力比37炮有很大進步的兵器。”施密特如許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