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帝國的良心 - 第三十六章 《品報》

第三十六章 《品報》[第2頁/共3頁]

這條街能夠在滿足大部分人精力需求的同時,滿足他們的身材需求。

接下來是註釋。

“戔戔早退,何足掛齒!”項益民走近辦公桌,拖開一張椅子,自顧自坐了下去,“早退天然是有啟事的!這回我給報館帶來了好文章!”

抱愧,早晨去喝酒了。十一點才返來。明天這章就兩千字。

“華解!三大案!”項益民大喊起來。

餘芥子得知本相立即蹦了起來,差點冇特長去捂他的嘴,“哎你小聲點!想嚇死我啊!”

“哦?益民如此推許,那是非看不看咯!”餘芥子慎重其事地拿起條記本,翻開了第一頁。

“這個……是!”

《品報》三日一刊,鼓吹語是“熔訊息、文藝、知識、文娛為一爐”的綜合性報紙,側重文藝,不尋求時效性,最多小說連載、小品文、散文、劇評、書評、樂評,時政訊息則以闡發為主,不依托通訊社和記者,而有一些牢固的約稿作者。

四馬路在租界期間又被定名“福州路”,傳聞是工部局某位英國名流的小妾本籍。1974年《中英廣州新約》以後,大齊收回租界,改設自在貿易區,便將名字改了,重新叫回“四馬路”。

項益民的辦公桌在臨街二樓的一個小隔間裡。他進了報館,跟同事們打了號召,上到二樓,冇有回本身辦公室,反而推開了隔壁主編餘芥子的大門。

項益民重重點了點頭,又搖了點頭,“說犯人太刺耳,換一個詞吧,放逐者,是不是更有詩意了?”

“大聲點!我冇聽清楚!”

“你怕甚麼?大齊又不是前清,冇有筆墨獄!”

報館位於望平街,外灘西麵的一條不敷200米的支馬路上。這條街堆積了數十家報館,可謂大齊的北國報業重鎮。而望平街的南端起點,就是鼎鼎馳名的四馬路。

餘芥子眼睛一亮,“哦?你又去誰家翻箱倒櫃了?”

但若覺得這裡隻要新文明與文明人,可就大錯特錯了。不談那些戲苑、茶館、菜館、酒樓――四馬路西段的書寓、長3、幺2、野雞各品級的“傳統文娛消遣”數不堪數,此中燈紅酒綠、鶯歌燕舞,乃是鬆江府首屈一指的風月場。

《品報》的門臉很不起眼,冇有高大的商務樓,隻在門扉上寫了品報兩個字,不知情的人多數會誤覺得隻是一座民居。

“少給我避重就輕,他窩藏了甚麼人?”

“這是……”餘芥子重新昂首看向本身的幫手,“犯人寫的?”

“這類事情?哪種事情?哪條法律說不準放逐凡人頒發文章了?人家好好的紀實散文,也冇有鼓吹叛國造反,你看都冇看,就這個反應?”

“不過就是華解,三大案甚麼的……”項益民的辯白聲越來越低。

“我不管它有冇有鼓吹暴動,我就問你,他這個紀實散文裡的首要出場角色,是不是一幫亂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