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創造機會[第3頁/共4頁]
固然十多年前,俄國還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水兵強國,僅波羅的海艦隊的範圍就超越了帝國水兵,但是在日俄戰役以後,俄國水兵一蹶不振,再也冇能重寫光輝,而帝國水兵卻在這十多年間敏捷生長強大。
從時候上看,“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與帝國水兵的“赫爾戈蘭”級較為類似。
遵循馮承乾的要求,希佩爾派出了由兩艘“赫爾戈蘭”級與兩艘“圖格林根”級構成的第二戰列艦分隊、以及由四艘“國王”級構成的第四戰列艦分隊,由五艘“德皇”級構成的第三戰列艦分隊與由四艘“拿騷”級構成的第一戰列艦分隊留在了基爾港,戰列巡洋艦分隊則留在威廉港,賣力警戒來自北海方向上的威脅。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以是,我讓四艘‘拿騷’級晚三天解纜。品級一分隊達到,我們就分開芬蘭灣。”
究竟上,此時這四艘戰列艦都冇能完成備戰事情,乃至冇有完成水兵驗收。
這一天,公海艦隊的戰列艦編隊已經經基爾運河進入波羅的海。
陸地疆場上,德軍的處境極其倒黴。固然魯登道夫已經上任,霍夫曼上校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東線德軍作戰參謀,但是德軍隻要兩個軍團,戰線劈麵的俄軍卻有兩個方麵軍,總兵力是德軍的五倍。
希佩爾笑了笑,他早就想到了這一點,隻是用心問了一句。
彆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另有一個較為凸起的特性,即防護低於同期間的戰列艦,速率低於同期間的戰列巡洋艦。如果以防護才氣為準,“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算不上是真正的戰列艦,但是以速率為標準,又算不上是戰列巡洋艦,更像是介於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之間的產品。
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帝國水兵出動了兩支戰列艦分隊,統共調派八艘戰列艦,在數十艘巡洋艦與擯除艦的伴隨下,殺入了波羅的海,直接殺奔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老巢,也是沙皇俄國的心臟――聖彼得堡。
剩下的,就是一些老式戰艦了。
動用八艘戰列艦去對於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絕對是殺雞用牛刀。
希佩爾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馮承乾的意義。
遠征芬蘭灣,隻是帝國水兵走向遠洋的第一步,或者說是熱身活動。在前出北海應戰英國皇家水兵之前,也得消弭後顧之憂,讓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喪失出海作戰的才氣,不然帝國水兵也將兩線作戰。
如果統統順利,四艘“拿騷”級趕到的時候,聖彼得堡那邊的戰役已經結束了。
彆的不說,僅與帝國水兵戰列巡洋艦相稱的防護水準,就是“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致命缺點。
如許的戰艦,有存在的代價嗎?
“關頭是,我們得留在芬蘭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