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帝國再起 - 第七章 當局者與旁觀者(上)

第七章 當局者與旁觀者(上)[第1頁/共5頁]

孫可望的號令憑快馬送抵到永州大營,李定國接到手劄,其內容不過是讓他到靖州插手軍事集會,參議來年對清軍的作戰。

豈料比及定南、平南、靖南三藩南下,明廷在兩廣全線崩盤,冇了手裡的氣力,再好的奇策也全無感化,終究永曆朝廷還是被孫可望給架空了。

重回廣西疆場,並不是李定國的目標,哪怕他南下的門路上,廣西的桂林、平樂、梧州三府尚在清軍的節製當中。他的實在企圖是超出廣西,打擊廣東!

因而乎,先是在艾能奇戰身後,孫可望靠著拉攏接辦了艾能奇兵權的馮雙禮,具有了比其他兩個兄弟更加薄弱的軍事氣力,隨後在第二年的演武場升旗事件中打壓了李定國,從而建立了他在這支雲南大西軍中的帶領職位。

現在的明廷政局,秦王府架空了永曆朝廷,軍國大事皆出其內。孫可望主持計謀,李定國、劉文秀統兵為一方之全權,另有王尚禮、王自用、張先璧、白文選、馬進忠、馮雙禮等將為輔,其軍勢之強大乃是永曆朝所未有過的。何如即便如此,前後動用了不下二十萬雄師,這般陣容之浩大的大反攻陷來,最後收成卻少之又少,卻也是讓人不由得為之感喟的。

密報來源於李定國的一個叫做龔彝的親信,內容很簡樸,便是此番孫可望聘請其前去靖州,名為軍議,實為鴻門宴!

這事情,看上去是再普通不過的了,他們在醞釀永曆六年的大反攻時,也曾停止過多次相乾的集會,終究才肯定下來早前的計謀。何如,衡陽一戰,馮雙禮擅自撤兵的事情在李定國內心老是個疙瘩,思來想去,又幾次的看過那份號令,李定國總感覺是應當疇昔與孫可望談談,談談那些兄弟之情,談談現在的大好情勢,或者說是談談連合的需求性。

“靖州是那廝的對勁地,更在沅州和永州之間,當不會起疑的吧。”

“將軍若能討得朝廷‘秦王’之封,既可威震西南,又能賽過李、劉兩王,多麼威風!”

提及來,當年入滇,他們之間便有自主和擁明之爭,他之以是在演武場升旗事件中要拿李定國開刀而非是劉文秀,除了李定國性樸素重,不似劉文秀那般能屈能伸,說白了就是比較好算計外,更首要的便是他們曾經因為分歧而產生嫌隙。

………………

二十幾年的兄弟之情啊,但是接二連三的動靜傳來卻使他不得不信賴孫可望的那份殺其人奪其軍的暗害。回到了永州以後,李定國對此還是冇法放心,滿懷悲忿的向部將說道。

“不幸少陷軍中,備嘗險艱,思立尺寸功,匡扶王室,垂名不朽。今甫得斬名王、奏大捷,而猜忌四起。且我與撫南弟同起雲南,一旦絓誤,輒遭燒燬。忌我,當必尤甚。我老婆俱在雲南,我豈得已而奔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