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歐洲新局勢[第1頁/共3頁]
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力量快速崛起,民族情感高漲,號令帝國儘快趕走英法等國在埃及以及北非各省的本國權勢;使得在非洲的英、法、意大利等國也感遭到了很大的壓力,更不消說近在天涯的世仇俄羅斯帝國了。
把約旦省、敘利亞省、貝魯特省的部分土著和從半島地區遷徙來的阿拉伯人混編,構成了4個酋長部落,被安設在希臘北部邊疆地區。
奧斯曼帝國具有了強大的水兵,又有夏帝國幫忙練習的強雄師隊,現在又增加了20多萬刁悍的陸軍,他們的野心也開端收縮,起首操縱雇傭軍打擊本地的獨立權勢,禁止他們獨立的詭計,彆的衝要擊希臘、保加利亞等國對邊疆的不竭騷擾。
這些土著本來在部落相互攻伐中熬煉的非常彪悍,巴望軍功的他們對奧斯曼帝國的這類安排非常對勁。
四國聯盟條約簽訂以後,以保加利亞為核心的巴爾乾聯盟遂告構成;這個聯盟建立的目標是使巴爾乾各國以及全部巴爾乾半島擺脫土耳其的統治,反對大國對巴爾乾的兼併。
為了贍養這麼的多的軍隊,奧斯曼帝國抓緊了對彆的民族的搜刮力度,更加殘暴的對彆的民族停止的剝削。
在這類局麵下,德國和奧匈帝國主動遊說奧斯曼帝國,但願奧斯曼帝國與他們結成聯盟,共同應對英法俄的軍事壓力。
奧斯曼帝國嚐到組建雇傭軍的好處,既能讓他們奮勇作戰,又省去了大筆的軍費,為此,他們把從兩河道域遷徙走的庫爾德人也一起送到巴爾乾半島,組建了2個酋長部落,當然,此中也摻雜著其他少數民族,在這兩個部落中也要求彆離組建30000人的雇傭軍,也就是10個步兵團;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亞美尼亞人被一分為二,一部分遷徙到巴爾乾半島,一部分持續留在原地,如許就變相的減弱了亞美尼亞人的氣力,被遷徙到巴爾乾半島的亞美尼亞人被組建了2個酋長部落,每個部落有20多萬人,每個酋長部落被要求組建30000人的軍隊,也就是10個步兵團;留在原地的亞美尼亞人被要求組建10個步兵團,作為抵抗俄羅斯帝國的第一道樊籬。
為了穩定巴爾乾半島的局勢,奧斯曼帝國最後把高加索山脈以南的亞美尼亞人組建了2個酋長部落;把奧斯曼帝國東部的庫爾德人改編為3個酋長部落;這5個部落被遷徙到阿爾巴尼亞的科索沃以及以北地區。
7個大部落被安設在巴爾乾半島,使得英法俄非常惱火,這將增加半島的牴觸,會減輕半島的不穩定性,為此,他們必須在該地區安插更多的兵力才氣保持權勢均衡。
為了庇護他們的地盤,併爲了將來能爭奪到更多的地盤,這些部落彆離都組建了上萬人的部落軍隊,既要庇護他們的地盤,又作為雇傭軍的官兵來源,在雇傭軍有戰損的時候能夠直接從部落軍隊抽調官兵停止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