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奧斯曼帝國的友誼[第1頁/共3頁]
奧斯曼帝國駐約旦總督得知動靜以後,也與科威特國王和馬斯喀特王國的王子獲得聯絡,同時派人向帝國彙報,叨教措置政策,畢竟這兩個王國杜=都是從奧斯曼帝國分裂出去的,與淺顯的公眾來歸降是分歧的觀點。
夏帝國擊敗沙特軍隊,半島三大師族開端遷徙,奧斯曼帝國獲得動靜的時候比較早,這讓他們既歡暢又妒忌。
拉希德家屬還冇有做出最後決定,乃至於成為英國和奧斯曼帝國爭相拉攏的工具,固然英國承諾支出必然的代價,不過拉希德家屬的仇家沙特家屬已經決定歸附英國了,拉希德家屬最後還是回絕了英國的拉攏,全部部落向敘利亞省方向進步,籌辦歸附奧斯曼帝國,這讓奧斯曼帝國高低非常奮發。
從吉達港超出紅海就是蘇丹港,也是英國的權勢範圍,非常便利的領受雜湊姆家屬的權勢,英國直接把他們安排在蘇丹國居住。
奧斯曼帝國在落空多量地盤以後,終究換來了他們想要的東西。
奧斯曼帝國固然感受如許配置太耗錢,不過如許設備的4個主力師將是他們的王牌,放在都城地區讓他們非常放心;如許的師如果戍守的話,之前的幾個師也不必然能攻破他們的防地。
夏帝國軍隊順利領受吉達港、麥加、麥地那、布賴代等地,並派出軍隊四周尋覓冇有搬家的部落和漏網的土著,然後毀滅他們。
為了讓奧斯曼帝國的甲士口服心折,最掉隊行單兵比試,彆離為打靶、摔交、拚刺刀等項目;每個項目都讓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選出他們以為最短長的選手出戰,軍官團的出戰職員由奧斯曼軍隊隨便指定,終究還是軍官團的人以絕對上風勝出。
提早返回的貨船裝載著多量的陸軍新式設備和糧食等物質,這些物質是奧斯曼帝國急需的,有了這些物質必將大大加強奧斯曼帝國的團體氣力,但願在巴爾乾半島爭奪戰以及與俄羅斯的戰役中能占有上風。
第一批物質先設備了駐都城的四個師,軍隊體例遵循夏帝國軍事教官團的要求停止重新改編;每班10人,每排4個班,連配輕機槍班,有4挺輕機槍,營配有重機槍排,有4挺重機槍,團配75山炮營,有16門山炮,師屬105輕型榴彈炮營,有16門輕型榴彈炮,采納4*4體例,每師4個步兵團,每團下轄4個步虎帳,以此類推。
在教誨團中除了陸軍軍官以外,還裝備了一些會土耳其語的參謀,他們還兼職翻譯。
在軍官教誨團擔負打擊一方的時候,軍隊呈散兵隊形打擊,每3報酬一個小組,小組之間還相互共同、相互防護,精準的射擊,打的戍守方非常狼狽,最後陣地還是被教誨團占據,教誨團隻是支出不到四分之一傷亡的代價。
擔負戍守方的時候直接要求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出動3個連來打擊,夏帝國軍隊共同諳練,批示恰當,奧斯曼帝國的3個連傷亡過半也冇有拿下夏帝國軍官教誨團戍守的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