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轟炸日本[第1頁/共4頁]
張海龍還派了一名初級參謀潘為年擔負伊豆縣的縣長,也是裝備了3艘擯除艦,跟從2個編隊一起解纜。
濱鬆市悲劇,傷亡超越10萬人,讓天皇以及內閣大怒,責令交際部必然要找英國人儘快補救,不然日本就要垮台了。
不過在扶植進步基地這個題目上與張海龍有分歧的定見,李兆水以為,全部日本的東部和南部就冇有合適扶植良好港口的島嶼,隻能扶植物質補給點,以是要求就冇有那麼高了,隻如果能存放物質,讓戰列艦、戰列巡洋艦等能就近獲得補給便能夠了。
本州島遭到轟炸的第一個城鎮是田邊市以及周邊的村鎮。
轟炸過後,高無益冇有看他的戰果,而是帶領艦隊起航,持續向東京逼近。
“此次轟炸的目標就是威懾,而不是結果,結果的話必定不會好,日本產業的精華都在瀨戶內海沿岸、大阪灣、伊勢灣和東京灣內,此次我們又不出來轟炸,如何會起到好的轟炸結果呢?主如果讓日本人產生驚駭心機。”
3輪發射結束,180枚燒夷彈被髮射出去,在這麼大的地盤上,顯得燃燒還不敷旺,高無益想,既然是第一次開仗,那就要有好的成果才行,如答應不能把濱鬆市燒成灰燼,因而,號令各艦彆離再發射10輪,不把濱鬆市從日本摸去,對不起本身第一次脫手。
燒夷彈內含有膠狀物質,粘性非常強,不管沾到那邊,不燃燒完是不會停止燃燒的,燃燒最高溫度有1000多度,爆炸的時候膠狀物質四濺,濺到那邊,那邊就開端燃燒,直到燃燒完統統可燃物才結束。在人丁麋集的都會了,特彆是日本這類喜好製作木製修建的都會,發射燒夷彈,對都會和餬口在都會裡的人是致命的傷害。
日本交際部頒發通電,斥責蘭芳王國對布衣的轟炸,是違揹人道的搏鬥。
因而張海龍采取了李兆水的建議,占據伊豆列島作為物質補給點,同時向張偉建議,占據小笠原群島和硫磺群島,建立笠磺縣,堵截日本今後南承平洋方向的貿易線。
因為發射的炮彈減少了,直接燒死的人少了,燒成重傷或者畢生殘疾的人多了,如許形成的威懾結果更大。
常言道:水火無情,但是燒夷彈燃燒起的火可不是淺顯的火,通例體例底子毀滅不了,形成的傷害會比通例的大火大很多倍。
去占據北方新設4縣和封閉鯨海的艦隊明天就解纜了,占據這4個處所一點壓力都冇有,每個縣派了1個民虎帳,500人,兵力未幾,隻要有強大的水兵,日本人是不敢找這幾個縣的費事的。
21日下午2點,第1和第3編隊籌辦起航,在起航前李兆水又建議張海龍把巡查地區做下調劑,第1編隊賣力紀伊水道到東京範圍的巡查,豐後水道由東海縣擯除艦賣力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