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李飛雄悔誌投降安金藏入朝報捷[第1頁/共4頁]
申明此意,好命人前去探聽廬陵王曾否前來。”說畢,挽著飛雄便走。飛雄到了此時,為他這派勸說,又因他連日如此殷勤,自是感激,當時隻得隨他到了大帳。
卻說馬榮勸說了一會,便要自刎。李飛雄聽了此言語,已是開口不得,心下暗想:“實是忸捏。”見他如此景象,趕著上前把馬榮的刀奪下,說道:“大哥之言使我如夢方醒。但是我疇前受過許敬宗之恩,照你說來,不過想我同狄大人到京,將太子委曲辯明,好令武後母子如初,並將武三思等人處治。
武後此時正因許敬宗啟奏此事,隨道:“既狄卿家有報捷的本章,且命安金藏入朝見孤。”
三人正在帳中議論,隻見中軍出去講道:“元大人行衝現有差官公文來營送達,說要麵見大人,有話細稟。”狄公聽了此言,趕命將原差帶進。中軍領命下去,公然帶了一個幼年差官,肩頭揹著個公文承擔,短衣窄袖,身佩腰刀,到帳前單落膝跪下,口中報導:“房州節度使衙門差官劉豫,見大人存候。”
不說他兩人前去,且說武承嗣自命王熊去後,次日朝罷,便到許敬宗衙門,向他說道:“老狄日前帶兵前去,不知連日勝負如何。我看他也無甚麼韜略,若能李飛雄將懷慶攻破,當時不怕老狄是甚麼老臣,這失守城池的罪名也逃不疇昔。連日李飛雄可有信前來?”許敬宗道:“我也在此盼望。若得了資訊,豈有不告訴你的事理。老狄亦未有勝負稟報前來。心想明日早朝,如此這般,奏他一本。若聖上仍將狄調回,這事便萬無一失了。”武承嗣聽了此言,大喜道:“如許三麵夾攻,如有一處能成,倘王熊之事辦好,便省用很多心計。”二人談了一會。
李飛雄謙遜了一會,方纔敢坐。狄公道:“本院看將軍邊幅,自是不凡。目今時勢多艱,脫身落草,也是豪傑末路之感。本院愛才如命,又值朝廷大事,唐室江山,皆想在將軍身上挽回,豈有涉心殛斃?本院已於前日派探前去,想日內當得房州動靜。”
馬榮先進帳報知狄公,然後出來領他入內。李飛雄到了內裡,向著狄公納頭便拜,說道:“罪人李飛雄,蒙大人不殺之恩。方纔聽馬榮一派言詞,如夢初醒,甘心投降,在營效力。
值殿官領旨下來,瞬息安金藏入朝,俯伏金階,謝恩已畢,然後在懷中取出狄公的奏本,遞上禦案。武後看畢,不容不怒,向著許敬宗道:“你這誤國奸臣,害我母子。常日居官食祿,所為何事?李飛雄乃你舊人,敢用這冒名頂替之計,詐稱廬陵王謀反,並勾搭武氏弟兄,使我皇親國戚樹敵於人,萬裡江山幾為禍亂。若非安金藏、狄仁傑等人保奏禁止,此事何故自明?
次日五鼓,各自臨朝。山呼已畢,許敬宗出班奏道:“臣位居兵部,任重盤問,理合高低一心,以國事為重。月前李飛雄奉廬陵王之命,兵犯懷慶。陛下遣狄仁傑帶兵征剿,現已去稀有日,勝負景象未有邊報前來。設若狄仁傑與叛賊私通結兵之處,豈不是如虎添翼。擬請陛下傳旨,勒令從速開兵,限日破賊。”武後見他如此啟奏,尚未開言,見值殿官奏道:“太常工人安金藏,後果諫保太子剖腹自明,蒙聖上賜藥救治,次日復甦,現在午門候旨。並有狄仁傑報捷本章,請他代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