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狄仁傑奏參汙吏洪如珍接見大員[第1頁/共4頁]
臣於前月由昌平赴京,沿途年事,可卜歉收,惟贓官貪吏太多,百姓自不聊生,誠為可慮。”武後聽了這話,趕緊問道:“孤家禦極以來,屢下明詔,命處所官,各愛民勤慎。卿家見誰如此,且據實奏來。”狄公跪奏說道:“現有河南府渭河縣周卜成,便貪贓枉法,害虐民生,常日專同惡棍土豪魚肉百姓,境內有富戶曾有才,兼併民田,奸占民女,諸般惡跡,門路鼓吹。百姓控告衙門,反說小民的不是。推原其故,皆這兩小我是張昌宗的家奴,張昌宗是皇上的寵臣,以故目冇法紀。若此贓官貪吏,如不儘法懲辦,則日甚一日,百姓受害無窮,必至激成大變,此乃外官的惡習。京官的竇弊,臣入京都未能儘悉。但是黃門官朱利人而言,臣是受命的重臣,簡放的巡撫,進京陛見,理合先赴該處登記。黃門官朱利人,謂臣升任巡撫,是因拜托武三思賄賂而來。他乃武三思的妻舅,自稱是皇親國戚,勒令臣下送他一千兩例規,方肯帶領引見。臣乃由縣令薦升,常日清正廉潔,除應得的俸祿,餘皆一塵不染,那裡有這贓銀送他?
他進京頭一次陛見便奏他的犯警,聖上雖未準奏,已將三思的妻舅撤差。你我不是依草附木的人,設若為他參奏一本,也要同周卜成一樣了。”
昂首見內裡引進一人,紗帽烏靴,腰束玉帶,年紀五十以外,堂堂一表,人才頗覺嚴肅,當即從速上前一步,大聲說道:“下官不知大人枉顧,有接來遲,望祈包涵。”狄公見他如此謙遜,也就言道:“大人乃前任大員,何敢勞接!”說著相互到了花廳,見禮已畢,分賓主坐下。家人奉上茶來,寒溫敘畢,各吐其度量。
他的功名,乃是張昌宗所保奏,武後放的這縣令,現在固然撤職,恐也是掩人耳目。常言道:識時務者為豪傑,大人雖有此直道,恐於此言分歧呢,豈不有誤本身的出息?”這一番言語,說得狄公火從心起,大怒不止。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化。
元行衝出了朝房,向狄公說道:“大人本日這番口奏,也算得出人意表,雖不能將那兩個狗賊處治其罪,今後諒也不敢藐視你我了。但是一日不去,皆是國度的大患,還望大人極力訪察,相互究辦,方得謂無負厥職。”狄公說道:“請大人但放寬解,我狄某不是那求榮慕富的小人,憑藉這班奸臣,到任以後,哪怕這武後有了不對,也要參她一本!”說著兩小我分離而彆。狄公到了客寓,進了飲茶,因有聖命在身,不敢久留京中。午後出門,拜了一天的客,擇了第五日接印。幸虧這撫巡衙門即在河南府境內。唐朝定都,在河南名為外任,仍與京官普通,每日也要上朝奏事,加上狄公又兼有同平章事這個官職,如同禦史相仿,凡應奏事件又多,以是每日皆須見駕。自從朱利人升級以後,統統這班奸臣,皆曉得這狄公的短長,不敢藐視於他。世人暗裡議道:“武、張這兩人如此的權勢,尚且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