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對話賈科長[第1頁/共4頁]
韓國、台彎市場曾是香江電影的首要出口市場,不過80年代前期港片泡沫化,台彎觀眾對其興趣大減,加上好萊塢電影入侵,90年代香江電影先是丟掉了韓國市場,緊接著又丟掉了台彎這個最大的外埠市場。落空外埠市場,而香江電影的製作本錢又居高不下,就冇有充足的資金投入再出產,是以全部市場敏捷崩盤。
影院的燈光暗下來後,銀幕上呈現字幕,記念小津安二郎誕辰一百年,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張然他們進入電影宮後發明裡人不是很滿,明天多倫多電影節揭幕,電影界很多人都跑去多倫多了,不過來的根基都是侯孝賢的鐵桿影迷。
張然笑著擺手:“冇乾係,你忙你的!”
張然不由一樂,侯孝賢的電影都看睡著了,這絕對是假文藝青年!
張然對香江電影有些研討:“香江電影確切是一個經驗。不過好萊塢也跟風,但絕對不會這麼一窩蜂的上。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對電影有科學的市場需求闡發和評價體係,而這個是我們最貧乏的。是以我們必須向好萊塢學,建立起我們本身的電影產業。這非常困難,能夠需求一二十年,但我們必須這麼做!”
張然看了侯孝賢一眼,道:“侯導,台彎的環境你比我體味,費事你說說客歲台彎本地有多少部電影?票房有多少?”
《咖啡光陰》劇組入場後,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1989年侯孝賢憑《悲情都會》勇奪金獅大獎,十五年後,他重返威尼斯,帶來了《咖啡光陰》。
張然他們籌算分開,不過出於規矩還是過來打了聲號召:“侯導,我們就不打攪您了。再見!”
侯孝賢出場後,冇有落座,走過來對張然道:“張然,我剛纔接到電話,家裡出了點事,明天一早必須回台彎。冇體例插手你的首映了。不過等你的電影在台彎上映,我必定會買戲票去看。”
張然有些驚奇:“如何不早告訴,不會是出甚麼事了吧?”
賈章柯在電影圈浮沉好些年了,不是個等閒被人壓服的人:“你們都自稱抵抗好萊塢的豪傑,你們說,如果我們不拍電影,不拍貿易大片,好萊塢會長驅直入,中國電影就死掉了。我感覺這是一個勾惹民氣的說法。莫非你不拍電影中國電影就死掉了嗎?”
“客歲本土電影隻要15部,票房加在一起隻要1500萬,不及總票房的1%。現在有很多人指責我,說我毀掉了台彎電影。”說到這些侯孝賢歎了口氣,目光暗淡,“《悲情都會》確切是一個很不好的例子,因為大師被誤導覺得那是一個常態。不過這並不是藝術電影的錯,是政策題目。台彎才2000多萬人,連最根基的電影產業都建立不起來,學好萊塢是行不通的,本地倒是有但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