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聖旨啊,全都是坎[第1頁/共4頁]
“開竅了?”
如果賣力“宣行”的內相不是同平章事,如果掌管“書行”的是參知政事,那麼這道繞了好幾圈的聖旨,也必須到輔弼手裡過一遍,他簽了名,聖旨纔算正式見效。
人們常說“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是這個“共治天下”,在後代多數人眼裡也不過是一句標語罷了,最多顯現一下宋朝文人的職位有多高,是如何樣一個“共治”,幾近統統人都冇有甚麼觀點。
以是,普通下發到昭文館(翰林院)手裡,要昭文館大學士“宣行”方可見效。
然後還冇完!
那如果這道坎也過了呢?內相具名,書行通過,則是聖旨又會進入下一道法度,發至門下省給事中。
趙禎更冇脾氣,他不但冇脾氣,並且還得奉迎範鎮,不然這貨哪天把他的旨意也封還返來,那就難受了。
......
但是,中書舍人在拗相公開端折騰之前是“奉職官”,也就是虛職,不管事兒。
本來這個職位是東府相公輪職擔負,但是,因為趙禎朝這十幾年來東西府相公穩如太山,上去就不下來,官屬權柄也相對穩定,以是這個知製誥的職官一向在給事中歸班手裡握著,之前是吳育,現在是範鎮。
但是,唐奕不曉得,還特麼有更不輕易的事兒是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到的。
並且,為了表示氣憤,宋敏還乾脆辭職不乾了。
非常難受。
在一年以內,又開了一百多家分院!
――――――――
擬旨官員不是影印機,他如果不歡暢,不印還算輕的,乃至有權以草旨分歧法度為由“封還詞頭”。
朝廷下旨頒行全宋,令各州選落榜舉子施教,官府親身督辦民學。
比如,熙寧變法期間,也就是王安石差點把大宋折騰散架子那一次,知製誥就不太聽話。
然後....
冇體例了,拗相公隻要“放大招”一途,把宋頌和李大臨全數奪職,找了個“聽話”的放在了知製誥位置上,李定的任命纔算通過。
宋狀元在信裡也提到了民學的事兒,並且是一些邸報上冇法寫的東西。
這也就是為甚麼趙禎讓給事中歸班兼任知製誥的啟事,大宋官冗製繁,讓宰相兼內相,讓給事中歸班兼知製誥,是儘量在簡化法度。
扯蛋!
......
這已經很不輕易了。
生辦!!
給他升職的聖旨確切順利公佈了,李定也如願當上了監察禦史,但是,彆的禦史不乾啊,一幫人以李定回絕為母親丁憂為由,集合炮火一通濫炸,生生把拗相公和神宗立起來的鼎新新人給滅了。
大宋政體的底子在於製衡!
“授所宣奉詔旨而行之!”
當然,範鎮是“本身人”,不會冇事兒就難堪趙禎。
成果,拗相公又失策了,新上來的蘇頌、李大臨也有脾氣,以“珍惜朝廷之法製”為由,又把李定的任命封還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