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九百二十二章 豪強互鬥國得利[第1頁/共3頁]
劉裕勾了勾嘴角:“也就是說,這麼一搞,一年內,你冇法從青州給我派來救兵了?”
劉穆之點了點頭:“是的,但這個政策,操縱起來的空間很大,不止是秦漢,就是我們大晉,也不是冇做過這事,當年你我還在京口時,刁逵上任我們的父母官,當了南徐州刺史,不就是靠這類入粟拜爵嗎?”
“因為朝廷戰事不竭,經費嚴峻,以是隻在青州一地,吸納愛國之人捐納賦稅,並依數量的多少,授予必然名額的爵位,以作恩賞,我想,如許冇人能說出甚麼反對吧。”
劉穆之笑道:“這點我算過,充足了。隻不過本來我是想用這錢來組建一支軍隊的,但現在既然要先辦書院,搞這個藍翔吏校和保安個人,並進一步地在青州創辦教誨,那裁軍征兵之事,就隻能今後緩一緩了,寄奴,你冇啥定見吧。”
劉穆之搖了點頭:“人算不如天年,我想,當時我們這類一時義憤之下,按京口法例拜了祖將軍,然後聯手去攻打刺史府的事,超越了他們的設想,如果不是玄帥及時趕到,結果不堪假想,所今前麵相公大人大抵也是感覺你難以節製,想要用妙音來拴住你的心,留住你的人。”
劉穆之歎了口氣:“但是當時固然冇有成文的明文法律,卻也是做成這事了,因為大晉當時要對抗胡虜,要集天下之力,要象刁家如許的世家也著力,以是要給他們各種封官許願,不但是給爵位,就連京口如許的重鎮刺史,也是給了刁逵。”
劉裕的眉頭一皺:“這件事我到現在也難以放心,朝廷缺錢是究竟,想體例讓刁逵捐款的同時,給他一些回報也是應當,但就算給刁逵一個六部尚書的職務,也不能讓他在京口亂來啊,京口但是大晉除了荊州以外獨一能夠出精兵強將的處所了,讓他禍害了京口,今後誰來保家衛國?”
劉裕正色道:“那在這一年時候內,你兵力不敷,原打算成軍的人馬即是散去書院搞安保去了,萬一這時候內奸入侵,你能守得住青州嗎?”
劉裕搖了點頭:“罷了,這些陳年舊事,不消多提,這麼說來,你意義是這類入粟拜爵,交錢捐官的事,大晉也有先例,以是能夠援引當年的故事,在青州也這麼辦?那萬一這類事情成民風,天下高低跑官買爵成為牢固套路,那可如何辦?”
劉裕點了點頭:“四百多個,夠嗎?”
“你現在把握政權,你說了算,如果是以青州初定,需求推行教養,融會胡人,並以此為機遇,創辦書院,傳授學業,教人忠孝仁義之道,處理留守青州的吏員將士們子侄讀書教誨的題目,也能言傳聲教王化。”
劉穆之搖了點頭:“你此次出兵青州,不也是以在軍中當個文書就能升爵的前提,調換了世家高門的支撐嗎?他們這一年多前後給了三四百萬石的軍糧,我們分派了他們一千四百多個爵位,那在青州,我們征集個一百萬石的辦學經費,收回去四百個擺佈的爵位,有何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