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三百一十章 見勢不妙另尋路[第1頁/共3頁]
“至於劉毅劉希樂,他隻能以西征之功,成為北府軍的二號人物,這一旦老邁老二的位置肯定,就再無翻身的機遇,當年的劉毅冇認識到這點,能夠說把天大的功績給了劉裕,如果當時他不把天子送返來,而是在江陵即位,由他來庇護,那環境可就不一樣了。”
謝混嘲笑道:“說到這個,我還真要跟你論論法理了,你說大晉的都城是在建康?那叨教我們大晉是如何來的?南渡今後纔是大晉嗎?”
郗僧施的笑容一下子在臉上凝固住了,繼而點頭道:“司馬德文?不成能是他吧,現在王皇後不在,司馬德文就是寸步不離地照顧天子司馬德宗的人,連用飯拉屎都要他親身服侍,如果我們不動司馬德宗的話,也不成能動司馬德文,我勸你還是不要打這個主張了。”
郗僧施勾了勾嘴角:“就算如你所言,那劉毅為甚麼要同意呢?他此次一返來就給劉裕赦免了,戴罪建功,還幫他殺了叛變他的劉婷雲,讓他在城中招兵買馬,重修了軍隊,分了半個城的城防給他全權辦理,就連我們的仆人部曲都能夠讓他征召了,劉裕能給的,我們可給不了,司馬德文更給不了。”
郗僧施如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這倒是。不過,當年的司馬睿,我們的元天子可不是西晉的天子啊,隻是一個宗室罷了,還是遠宗司馬越的弟弟,離皇家直係遠著哪,以是最後是晉懷帝,晉湣帝前後當了末代的二帝,因為他們的血緣離司馬懿要近很多。”
郗僧施的眉頭舒展:“在江陵即位?憑甚麼?大晉的都城但是在建康,而不是在荊州,從大晉南渡以來,荊州一向是兵變不竭,幾次攻打建康都城的反亂之地,大晉的天子如何能在那邊即位呢?”
謝混哈哈一笑:“當然,桓楚當時固然滅亡,但後秦這個胡虜國度卻占了洛陽,長安這兩京,還收留,包庇了桓謙如許的桓楚餘黨,支撐了蜀地逆賊譙縱的兵變自主,這三條都是充足滅他們國,充足開戰的來由,劉毅如果有腦筋,能夠直接以這個名義,說是庇護禦駕親征,就一向坐鎮江陵,那劉裕就傻眼了,這等因而用他每天嚷嚷的大義名分,反過來打他的嘴巴子。”
謝混哈哈一笑:“是啊,那我們也不消保著癡人天子去吳地,退而求其次就是,我們找個智力普通,能夠擔負亂世大任的宗室去吳地,一旦建康城不保,那起碼也儲存火種,能夠在彆的處所複興兵複立大晉啊。這總行了吧。”
謝混冷冷地說道:“那不過是因為南渡的東晉朝廷,向來冇有真正地北伐勝利,光複失地罷了,固然幾次打下了洛陽,但因為各種啟事,又很快地放棄了。那劉裕把握軍隊,憑的是甚麼?不就是整天打著光複兩京,擯除胡虜的大旗嗎,這是大義名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