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五百一十一章 見風使舵荊州佬[第1頁/共3頁]
說到這裡,劉道規頓了頓:“我妻固然麵貌不算很好,但為人賢惠,又是魏家自幼和我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在我們京口建義起兵的時候,她肯跟我結婚,辦的典禮都是我們這些義士當年秘構和議的場合,這份恩典,我不能忘。並且,魏家自從兔子哥病死,順子又被處斬以後,人丁薄弱,我在這個時候丟棄她,另娶新婦,那讓世人如何看我?”
檀祗的眉頭微微一皺:“這但是大事啊,我說道規哥,你也是過了四旬的人了,現在連個兒子也冇有,是不是有點過分了?你莫非就不需求兒子來擔當你的爵位,家業嗎?”
張懷恩的無頭屍身,被兩張竹蓆裹著,放在這小籠的上麵,遠方的營處所向,一陣陣的鼓角之聲在響起,模糊伴跟著軍靴踏地的聲音,明顯,這是雄師出征開赴前的信號,這中間,還稠濁了一些非漢人所風俗的樂聲,可不恰是那些武陵峒蠻們特有的鼓號嗎?
劉道規搖了點頭:“那句話他不能說,他不該說。也不止是你們此次的到來,之前魯宗之的雍州兵馬來時,就跟我們江陵本地的守軍有些不鎮靜了,以是向來冇有合兵一起混編,魯宗之也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在更早之前,我們北府軍將士和這裡荊州本地軍士的衝突也不小,之以是我要出台這些取民財物即斬的法規,也是為了這些,不能讓這荊州士民,把我們當作外來侵犯者,騎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的那種人,不然,我們對荊州的統治,毫不成能悠長。”
說到這裡,劉道規轉頭看向了檀祗:“這個事理,大哥和瘦子應當在你來之前,就說得非常清楚了。”
劉道規淡然道:“大哥的大業,是讓全天下的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讓天下變得公允,讓大家都有出頭之機,這就必定了和那種隻顧小家,自家的設法相違背,此事若成,那天下人皆是我們的子孫,又何必在乎是否本身所生呢?”
檀祗點了點頭:“我這些年在武陵也是如許做的,重視和本地公眾的乾係,之以是如此寵遇這些峒蠻,也是因為這個啟事,隻是,如許做,是不是太委曲了我們的將士們?”
劉道規微微一笑:“有冇有子嗣是上天必定的事,急不得,彆說我了,就是我大哥不也是人到中年,在我這個年齡的時候,才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嗎?”
檀祗歎了口氣:“嫂子現在也是年近四旬,這個年紀的婦人,再想生兒育女已經很難了,固然說道義,恩典是一回事,但也不能因為這個就不持續子嗣了啊,道規哥,我看,不如你修書一封,讓令堂大人作主,安撫好嫂子,答應你在這裡另娶姬妾,隻是為了生兒育女,不影響嫂子的名份就是。”
一個時候後,江陵城頭,劉道規看著城門口,在他身前約莫五尺的處所,吊掛著的一個木製小籠裡,張懷恩的首級披垂著頭髮,閉著眼睛,神采一片寧靜,而路過城門口的百姓們,個個都是點頭感喟,乃至是暗自垂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