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嶽廟之祭[第1頁/共4頁]
“嗯,張阿治甚麼氣力,我還是清楚的,邱鎮台向來英勇,定海鎮兵力眼下亦自足備,策動搶攻,還是我們贏麵更大。但是……”方纔阮元為嶽廟作詩之際,王得祿便在一旁旁觀,看著阮元這首詩的後半段,卻一向迷惑不解,便即問道:“中丞,您這詩作,我看著實在有些不明白了,您莫非是想說……如果嶽王當年能一雪靖康之辱,迎回二帝,便身受三字之冤也何嘗不成,這……”
“哈哈,看來還是我見地淺了。不過中丞,我這一次來杭州,也不會隻要祭拜嶽王廟這一件事吧?中丞有甚麼海防上的安排,也儘可與我說,我回了寧波,當即去辦。”王得祿倒是不拘末節,言語痛快道。
“這位……這位大人,實在您或許不知,阮中丞與這嶽廟,另有另一番淵源呢。”王得祿看著劉鳳誥,隻知他是二品大員,卻不清楚他究竟是何人,便隻好對他先容道:“忠毅公活著之時,曾經和我說過阮中丞的事,八年之前,一場暴風雨將當時進犯浙江的上萬海盜打得七零八落,我軍也大獲全勝,以後中丞緝獲了很多賊人兵器,想著這些镔鐵竟為賊人統統,已是不祥之物,便隻得用來做不祥之事,因而聯絡了這裡嶽王廟,把內裡的秦檜諸人跪像給重修了一遍。以是這嶽王廟對中丞一向心胸感念呢。中丞已經和這裡熟悉,再來這裡祭拜嶽王,或許所謂天數,會更輕易應驗呢……對了,這位大人,您的姓名鄙人還冇就教呢,這杭州能穿錦雞袍服的官員,除了中丞和藩司,也再冇其彆人了啊?”
“嶽王心中作何感觸我不得而知,但如果本日的我站在嶽王阿誰位置,這就是我心中所願。”不想阮元對此竟是非常果斷,道:“王軍門,我嘉慶四年之冬來杭州做了巡撫,嘉慶五年,便正麵與海盜交了幾次手,當時候我們連戰連勝,隻覺再進一步,便是海不揚波,浙江重獲承平!可現在呢?已經八年了!蔡牽仍然在海上放肆,可我們呢?忠毅公走了,胡鎮台走了,上個月黃岩鎮羅江太羅鎮台,也不幸在巡海途中遇風溺亡!王軍門,你說,這仗如果再拖下去,還會有多少朝廷股肱要遭受不測,還要搭上多少將士百姓性命?久拖不下,軍無戰意,這海上的事,也隻會一日不如一日!以是眼下我隻要一個心願,便是此番任上,能親眼看著蔡逆毀滅,能親眼看著東海承平!若得如此,便是本日仍有那甚麼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在我身上,我……我也情願接受下來。和浙江兩千萬百姓,五鎮三萬綠營將士比擬,我阮元這一條命,一襲官服,又算得了甚麼呢?”浙江除了本地的定海、黃岩、溫州三鎮以外,本地另有處州、衢州二鎮總兵,五總兵及巡撫直轄額編綠營兵士約有三萬餘人,是以阮元有此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