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督撫天下 - 第四百八十六章 陋規改革—起源

第四百八十六章 陋規改革—起源[第1頁/共4頁]

很快,英和也給阮元和其他幾名總督去了信,奉告大家固然托津和盧蔭溥已經被罷去軍機處之職,大家的目標已經提早完成,但複興國朝之事卻仍然大有可為,以是但願大家在清查黑錢一事上能夠和本身同心合力,如果大家能夠有所作為,本身也會一力保薦幾名總督,或入朝為軍機,或入內閣統領百官。作為參與了當日總督大會之人,阮元當然也收到了英和手劄。

本來,就在英和進入軍機處以後數日,一貫有誌於複興清室,再造亂世的英和便即主動上言,要求旻寧清查天下黑錢。英和以為,嘉慶中前期這些年來,各省開支日甚,府縣經費常常不敷利用,是以各省無不默許了府縣加征黑錢支出,以便彌補平常用度,此舉雖屬無法,但因為常日貧乏規製,很多府縣官吏征收黑錢,便底子不以實際開支用度為限,而是層層加碼,幾次征稅,多餘的黑錢支出,也是以落入了府縣官吏私家腰包。如此一來,黑錢便隻能成為各省府縣官吏損公肥私的擋箭牌。隻是因為確切存在國用不敷的題目,英和也建議不必儘數拔除黑錢,而是該當對各地黑錢詳加盤點,一一辨彆,需求的黑錢能夠改成正式賦稅,便如同雍正朝耗羨歸公普通,而多餘的陋法則應儘數裁除。旻寧初登帝位,天然也有一番作為之心,當即同意了英和的建議。

“英和此番上奏裁革浮收,確是眼下要事,黃鉞,軍機處那邊,曹振鏞和文孚可也議過這份奏疏了?他們對於清查浮收一事,可有其他設法?”旻寧固然同意了英和清查浮收之議,卻也再次問及黃鉞,彷彿是想著力求妥當。

但是,劉鳳誥現在隻是翰林編修,旻寧固然新登帝位,卻向來與劉鳳誥並無交集,僅憑劉鳳誥一個翰林編修的上言舉劾,就能在軍機處引來這麼龐大的變動嗎?阮元一時還是有些不敢信賴。

“門生清楚了。”康紹鏞也對阮元回拜道,看來,英和所言黑錢清查之事,看似有裨益於民生,實際履行起來,卻另有很多不易預感的難處……

“莫非,金門身後,另有另一小我不成?”

“以是說,這件事的背後,竟是何人讓皇高低了這般諭旨呢……”阮元思考著京中變故,也不由喃喃道。

“教員,這個門生倒是有所耳聞。”康紹鏞見阮元不解,也向阮元解釋道:“傳聞是翰林編修劉鳳誥,發明軍機處草擬的仁宗天子遺詔以內有一處弊端,便即將這處弊端上報給了皇上,皇上當時大怒,立即將托中堂、戴中堂和盧宮保逐出了軍機處,而後便是曹中堂、黃宗伯和英塚宰入值軍機了。”

“教員,真是冇想到啊,皇上即位這才兩個月,軍機處以內就有了這麼大的變動。不過教員,門生在其他直省任職之時,也常常聽聞托中堂和盧宮保,多有不近情麵,不顧各省實際,唯知逢迎上意之事。現在軍機處有了英尚書,他向來經心於朝廷之事,有誌興複國朝,或許將來教員在廣州辦事,也能夠便利一些了。”康紹鏞也清楚阮元和托津、盧蔭溥彷彿向來便有衝突之處,這一次托盧二人雙雙罷去樞臣,對於阮元而言或許便是大幸,如果阮元與英和能夠中外相互照應,那麼將來清王朝的政事,也能夠會大為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