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戰[第2頁/共5頁]
與……開戰!
剛烈這時又上奏道:“主子進城時,剛聽了個捷報,飛虎團在廊坊,打了一個極大的敗仗。殺了數百洋兵,打傷的洋兵過千,傳聞連洋人的統帥西摩爾,都受了傷,可見這就是上天保佑,我們合該一雪前恥。”
如果本身重用武衛前軍,而前軍反倒在關頭時候反叛賣陣,這就是引狼入室。對比之下,反倒是愚頑的飛虎團,更值得本身信賴。如果一陣就能殺傷上千洋人,即便有水分,幾百也是有的,那飛虎團就絕對可用,並且要重用。
“回老佛爺的話,西歐人的事,都寫在訊息紙上,軍情也難保奧妙,以是很輕易被密查明白。阿爾比昂人的藩屬,叫做布爾人的,起兵反叛。其景象,與我朝安定大小金川的景象近似,阿爾比昂人的兵力,首要都在安定藩屬,抽不出多少兵馬來進犯我國國土。且為著這藩屬的事,他們與普魯士反目,兩個洋人之間,先就有了爭端。揚基人則因為小呂宋之亂,用武於此。那邊叢林密佈,瘴氣橫生,一如我國之雲南。士卒水土不平,未戰先倒,三五年內,難以分出勝負。其他諸國要麼間隔遠,要麼本國也抽不出大兵,名為列強,實能犯我者,也不過兩國罷了。”
剛烈昔日裡唸白字,鬨出過無數笑話,但是明天,他的腦筋卻格外腐敗,狀況出奇的好,口齒和思路也非常清楚。
但是此次洋人發來的電報第一條,就是要求歸政於天子,慈喜就不能不考慮一下,程功亭是否會因為這一點,而心向洋人。
慈喜的聲音裡,也帶了幾分哽咽,到底是想起了當日遠走熱河,明園被焚的舊事,又或者是想起馬關議成,數十年洋務心血毀於一旦的痛苦,外人不複得知。隻是她半晌以後,聲音又規複了昔日的嚴肅“剛子良,你記著我的話,我不要你死,我要洋人死!”
但是他一來想要投奔將來太上皇端王,二來這事即便將來敗露,也是政敵韓榮遭殃,三來也擔憂武衛後軍與飛虎團抨擊,搶本身的當鋪。是以並不揭穿,反倒是按著李來忠的叮囑說道:“老佛爺,您不必擔憂,洋人一定就敢動武,真如果動武,我們也不怕。現在可不是高麗當時候了,脫手,我們也能贏。”
“哦?這話是如何說?當初我們在高麗,對扶桑一個小國,尚不能取勝,現在與這麼多國度交兵,我們又如何能贏?莫非,你也是說,要靠飛虎團的神通?還是說你跟徐豫如一個觀點,以為洋人一共就兩個國度,其他各國皆是編出來哄人的?”
他這一句老佛爺訓政,算是點中了慈喜心機,隻是後者在這類大題目上,也不會等閒下定奪,而是沉吟半晌“舍水就陸,也不見得就是功德,當初聯軍破都城時,僧王就想著把洋人放到地上來打,成果八裡橋,就吃了個大虧。黑龍江馬隊,都敗的全軍淹冇,這是前車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