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鐵桶江山(二)[第1頁/共5頁]
“民政上,我想不過是幾部分。一是司法,二是警務,把治安抓起來為第一。隨後就是學政,朝廷要行新法,傳授西學代替舊學,山東是孔孟之鄉,北方各省中,文風最盛之地,需求受點影響。但是這是大政,風俗也得接管,不風俗,也得接管。鄉間的阻力重,我先不管他,我們先從都會搞起。我要在濟南建書院,建立山東大學、山東中學、山東小學。再有就是治河,不過我對黃河的景象不大熟,這個就是得廢點力量。”
鄒敬齋點頭道:“潤兄,我請你出山冇請錯吧,小弟為幕數十年,高官權貴見了無數,但有能臣氣象者,誰又能及的上大帥?”
趙冠侯對這個紈絝的觀點,也大為好轉,感覺其場麵應酬,是個可貴的人才。又對曹仲英道:“四哥,你來了,可就彆走了。我這當巡撫,部下正在用人,你恰好給我當個替手。”
本來是曹仲英找了賭場中的妙手做局,先引林大少入轂,輸掉上千銀子,最後再來收割。比及王鶴軒插手,這肩輿就抬的更加高。一個早晨,贏走了林大少的祖宅、老婆、女兒、地步,最後則是金礦。
幾人笑了一陣,夏滿江俄然道:“大帥,門生倒是有個下情回稟。門生度支賦稅,比來查閱稅收,發明我山東倒是有個財路,那就是土膏。煙土之害,世人皆知,但是現在官方煙癮已成,固然說不準,隻不過是朝廷發發空炮,實際是做不到的。門生等幾人,一樣吃煙,軍隊用藥,也離不開土膏。朝廷裡,傳聞連紫禁城內,一樣有芙蓉香。何況,煙膏本是藥材,完整鏟禁,藥房又哪來的貨源,最後白白便宜洋商。朝廷搞新法,外省鏟煙,門生看來,乃是下下之策。不過是讓煙土與鹽一樣,由公而為私,不但無用於國,反倒是白白讓煙稅外流。”
趙冠侯一笑“這必定不會,我給四哥安排的差事,我保你喜好。兩字,禁菸。”
趙冠侯點頭道:“這話說的極是,我如果運營金礦,一來要設立保安隊防盜防搶,犯律者送到衙門措置。二來,就是毫不搞這些把戲,不讓工人與礦主為仇。再有,得給他們報酬。”
“一個字,走。我騎著馬帶著人,全部山東境內的河段,都要走一遍,再坐船去觀察,問問老梢公海員,最後,調閱各縣縣誌,查閱往年水情,把質料備足。標定水文鑒戒線,汛期派人值守堤壩,一旦發明水位報警,立即分散百姓,轉移安設。河工按段指定任務人修建,工段之間任務清楚,如果天災沖毀,自無話可說,如果天災導致堤壩崩潰,我就把任務人塞到河裡。每一個任務人,要有任務時候,不到時候,就算告老回籍,也要抓出來補償砍頭。”
“就是要四哥你這個本領,纔要你來當這個禁菸局總辦。我再派人給你當幫辦,全部山東的黑貨,都歸你賣力。我這裡的要求很簡樸,軍隊裡不準吃煙,衙門裡,冇我的答應,不準吃煙。其彆人吃煙販煙,我們必必要見到好處。藥房裡用煙合藥,要看準數量。夾帶販私的,一個也不準留,除非四哥如許的好鼻子,彆人誰也辦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