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十不存一[第1頁/共4頁]
鄭板橋存世的作品中,真偽參半,假貨充滿拍場,有人說“真跡尚不及非常之一”,能夠說是真正的十不存一。
“八怪”中,鄭板橋當屬代表人物。文獻載,乾隆東巡時,曾封鄭板橋為“書畫史”。
《竹石蘭蕙圖》是鄭板橋63歲時在揚、州賣畫期間的作品,為老友劉青藜的母親八十大壽而作,是友情創作還是付費作品,不詳。
畫麵上,幾叢修竹立於岩石前,下有蘭蕙映托,恰如天成,呈天然之趣。修竹安排錯落有致,竹竿精密卻顯現力量。
如果不是清楚的曉得內裡這幅是假貨,衛長青還真會用這個代價買下,因為在1992年,鄭板橋的一幅《竹石圖》在紐約佳士得拍出11萬美圓。
看到衛長青那熱切的目光,韓孔雀隻能無法的感喟了一聲,這內部埋冇的畫,畢竟是衛長青發明的,另有內部的畫,也隻要衛長青能夠看清楚,以是韓孔雀是真的冇法跟衛長青搶。
此圖為水墨紙本,立軸,如此大尺幅的力作在鄭板橋的作品中非常少見,賣出了天價,是當今市場對厥後續代價看高的表示。
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代表人物,據清朝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中的“八怪”。為羅聘、李方膺、李鱔、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
ps:看《都會藏真》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存眷起點中文網公家號(微信增加朋友增加公家號輸入ddxiaos惑便可),悄悄奉告我吧!
既然內裡用來諱飾原作的畫,就有那麼高的程度,那麼氣內部埋冇的《竹石蘭蕙圖》,恐怕就是珍品了。
這但是究竟,作為一名職業畫家,鄭板橋畫作的存世量比較多,據統計約有7000多張。
畫家首創的竹與石畫風,再輔以多體合一的“六分半”書法題跋“咬定青山不放鬆……”的詩句,詩、書、畫三者交相輝映。不但筆墨神韻實足,並且作品豐富的主題也出來了在紛繁擾攘的人間,竹以其誌節,聳峙崖頭,把定青山,能夠抵抗八風的來襲,反應了作者本人孤傲不群、矗立獨行的誌節。
李大爺以為,鄭板橋書畫的奇特氣勢和傑出成績,在當時就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跟隨者甚眾,並有了板橋派之稱,清朝李鬥在《揚州畫舫錄》中如許寫道:“鄭燮字克柔……工畫竹,以八分書與楷書相雜,自成一派,今山東濰縣人多效其體。”
2007年春拍,鄭板橋作品上百萬成交的有:中國嘉德春拍《蘭竹圖》179.2萬元、都城保利春拍《蘭竹石圖》165萬元。
而徐悲鴻曾在鄭燮的一幅《蘭竹》畫上題雲:“板橋先生為中國近三百年最卓絕的人物之一。其思惟奇,文奇,書畫尤奇。觀其詩文及書畫,不但想見高致。而其寓仁悲於奇妙,尤其古明天賦之可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