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二戰悲歌:夢斷萊茵河 - 136.第136章 姊妹情兒女癡【第四幕】迷陣(29)

136.第136章 姊妹情兒女癡【第四幕】迷陣(29)[第1頁/共2頁]

加藤義男垂眸哂笑一聲,清楚大島浩暗諷本身繁忙有為,辛苦一場終不過是為彆人做了嫁衣。乃至挖苦本身永久不是其政治敵手,不如此後諸事不問,卸甲歸田為好。他遂愈發平靜神采,語聲驕易:“不想大島君既酷好獨逸文明,也對中漢文學很有研討,真不愧是曾被山縣前輩讚美有加的才俊【128】。正如《禮記》所言‘一張一弛,文武之道’【129】,以是諸事有張有弛之際,更須‘聞道有前後,術業有專攻’【130】,即各擅其能,各儘其責。不然何故如韓昌黎般,‘文武’兼備、修真悟‘道’?”

【131】全句為“一瓶不響,半瓶閒逛”,比方充分的人謙善寡言,而陋劣的人恰美意顯現誇耀本身。出自宋?宗杲錄《大慧普禪師宗門武庫湛堂和尚》:“你這瓶子本自乾淨,卻有這些惡水在內裡,又不滿,儘管響,要得不響,須是依前傾出颺卻蕩洗了,卻滿著一瓶好水便不響,因甚不響?蓋謂滿了。”

【126】這是日本安然期間前期的和歌歌人紀友則的作品,歌名為《寬平帝時七夕之夜令殿上人等作歌期間人作》。

註釋:

【127】韓昌黎,即唐朝聞名墨客韓愈,字退之。因為他自稱昌黎,世遂稱之為韓昌黎,著有《昌黎先生集》。此句出自《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描述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地事情或學習,不得半晌歇息。

【129】出自《禮記雜記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132】日置,即彼光陰本駐華公使日置益。袁世凱及“二十一條”等史料詳見文中第二章第三幕《幻滅》注【12】、【13】。

【128】本日本二戰期間長洲派元老山縣有朋,大島浩的父親大島健一是他的親信之一,曾在文中第二章第三幕《幻滅》被提及

這時,伴著康康舞的歡暢節拍,一陣宏亮的笑聲與麋集的碎步聲自室內響起,明顯會場內還是鏖集擾擾,興趣盎然。

【130】出自韓愈《師說》,此語是該文的名句。

“夜渡銀河水,不知覓路行。亂忙尋淺處,忽覺已拂曉。【126】”見室外一片寂然,大島浩半倚著鏤花鐵藝護欄,不由感慨而發,“記得支那大墨客韓昌黎曾警告國子監門生‘兀兀窮年,焚膏繼晷’。【127】可惜他卻忘了身心如同弓弦,繃得久了必必要鬆一鬆,不然絃斷弓折,便再也不能跟從懦夫馳騁疆場,成建功勞。更錯過了多少人間名勝,抱憾畢生啊!”

可大島浩未曾為此感到愉悅,反而板起國字臉,心中破口痛罵加藤義男可愛之至——一來嘲笑本身雖諳張弛之道,卻渾然不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