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西出陽光有故人】[第1頁/共3頁]
隨利用節團聞之,無不歡樂。當然,最鎮靜的莫過於匈奴使者一行,須卜囊牙當即向都護府諸將脫帽致禮,表示感激。固然都護府並未派出一兵一卒,但車師、蒲類諸國肯出兵互助,還不是懾於大漢軍威?
有領導,有精兵,另有本地侍從,幾近不存在迷路、遇襲等環境。途中除了因遇暴雨,山體滑坡阻路而多繞了一點彎路以外,並未碰到大的傷害。
本來西出陽關,還是有故交的。
張罷休指順著陽關斜向西北一劃,在某處一頓:“土倫河穀西口大抵就在這裡,也就是說,我們下一步的線路與交彙點就在此處。”
張放與甘延壽對視一眼,喜道:“這麼說,這場兵變結束了?”
須卜囊牙表示侍從展開一份簡樸羊皮輿圖,朝某處一點:“旬日前傳來動靜,雄師駐屯於此處。”這位右大且渠的漢語還算過得去,起碼能讓人聽懂。
須卜囊牙與陽關都尉俱驚奇地看了這年青的使者一眼,同時點頭:“恰是。”
如果是在大漢境內,冇有任何一個二千石郡守、都尉敢派出超越五十人護送。因為處所官員最高權限就隻能派出五十人。隻要西域都護府例外,都護能夠按照環境需求,調派兵馬,額員無上限。隻要事前上奏便能夠了。
陽關都尉建議道:“都護府騎都尉段都護前日發來動靜稱,他已率軍出交河三百裡,駐於土倫河穀,等待並庇護使者一行。”
派人馬庇護使節團,名正而言順,特彆正使還是當朝列侯、君王外戚。段會宗這一注,底子不是如當年甘延壽、陳湯那種為國事冒險,而是實打實拍馬。
張放與段會宗是老瞭解了,很有友情,而對郭習、杜勳,那更有同袍之誼。甘延壽則是上一任西域都護,彆說將官,就連都護府淺顯吏士都熟諳。同袍,也就是當代的戰友,那種乾係與豪情,無需細表,想想就曉得。
陽關都尉派出一隊馬隊兼領導,一向護送使節團到土倫河穀東麵入口,這才返回。隻要順著穀口,一起向西,就能與西域都護府屯兵彙合。
匈奴使者在陽關驛置已等待了近一個月,還是蠻有誠意的,並且派來的使者品級也相稱高,更顯得誠意滿滿。來者是匈奴右大且渠須卜囊牙,這是個年旬六旬的老頭,看上去不起眼,但舉止很有風采,行漢禮竟然很純熟,一點不比使節團的漢官差。
青琰想了想,又道:“哦,對了,這個須卜囊牙,好象是正籌辦繼任的雕陶莫皋的右閼氏的父親……”
張放、甘延壽、公孫覆等人當即湊前。張放與甘延壽對西域地形,特彆是都護府周遭權勢範圍最清楚,一見之下,脫口而出:“蒲類澤!”
匈奴兵變事件順利處理,令使節團終究放心上路。但戰役之事,變幻無常,為製止有不成測之事產生,段會宗決定,派杜勳親率二百屯兵,護送使節團北上,直到完成任務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