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宴席上的蹊蹺[第2頁/共4頁]
莫非,此人並未跟汝州,鄭州的兩位刺史同流合汙,貪墨賑災銀?
這時,中間的張士元亮起他那粗暴的嗓門,替趙飛軒解釋道:“郭禦史,莫怪莫怪,趙刺史比來因為賑災之事,身材疲累不堪,並無怠慢之意。”
不過趙飛軒僅僅隻是起家,拱手回道:“欽差大人,下官身材不適,想早些歸去歇息歇息,這便先行告彆了!”
聽著趙九醜都會搶答了,郭業不由豎起拇指,讚道:“聰明,去吧,重視安然!”
郭業發明趙九醜欲言又止,笑道:“想問就問吧,憋著多難受?”
***,真是奇了怪了!
“以是大人您讓我去盯著姓趙的梢,看他有甚麼詭異變態的行動,是這意義不?”
旋即,郭業又回想起本身方纔進城,從城門口一起到江濱樓的景象。
趙九醜愣住了腳步,抱拳聆聽。
“大人,請叮嚀!”
但,不管是汝州刺史戴明德,還是鄭州刺史張士元,安州刺史趙飛軒,都不敢怠慢郭業半分。
郭業應道:“我內心稀有,他們情願拿老子當二百五,那老子就當一回二百五吧。不過九醜,現在有件事兒需求你親身去辦。”
郭業置之一笑,僅僅說了一個字:“屁!”
趙九醜持續嘲笑道:“那姓張的刺史,真是臭不要臉,瞎話大話張嘴就來,甚麼叫鄭州三十萬百姓,幾近零傷亡?這他媽不是騙鬼的嗎?大人,他是拿你當三歲小孩耍弄呢。”
內心不竭在問著本身,***,到底誰是人,誰是鬼?還是說汝州城中,到處儘是鬼?
如果趙飛軒冇有參與貪墨案,其他兩位刺史焉敢冒著掉腦袋,誅三族的風險,去乾這事?
因為朝廷有令,一百五十萬貫的賑災銀由三州刺史共同調配,相互羈繫。
不過,
不過張士元越是放下一州刺史的架子,與本身如此套近乎,郭業越感覺此人不成信賴。
趙九醜唔了一聲,脫口問道:“大人,你不會真信了姓戴的和姓張的,那兩個狗官的大話吧?”
這清楚就是承閏年間的風景,那裡有屍橫遍野,餓殍滿道的場麵?
繼而一陣哈哈暢笑,貌似挺對勁地說道:“郭禦史有所不知啊,自從朝廷撥了賑災銀以後,本刺史與張刺史,另有趙刺史三人精誠合作,公道迅捷地調配著這筆賑災銀。第一時候將災情過後的饑荒節製住,有了朝廷的賑災銀,官府纔有了銀子購買糧食,百姓也纔有了災後的口糧。”
彆看州府刺史都是四五品的文散官,而郭業既不是手握實權的六部堂官,也不是節製軍馬的將帥,僅僅隻是一個六品的監察禦史。
作為東道主的汝州刺史戴明德,在汝州郡城最大的酒家江濱樓設席,為奉旨欽差,監察禦史郭業大人拂塵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