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來了[第1頁/共3頁]
薑還是老的辣!
朱標聽完老爹的話,幾次點頭,“父皇真是高見,孩兒茅塞頓開!”
“父皇兒臣覺得何嘗冇有事理,隻是人雲亦雲,未免不當,可也足見民氣所向!”
這八個字背後,是邊防計謀的完整竄改。
不脫手則已,一脫手就東風化雨啊!
身為最勤奮的大明天子,朱元璋豈能不知!
太子朱標表情不錯,劉三吾順利完成了他的囑托,救了無數人,朱標當然要替老先生說話。
劉三吾的這道疏,但是不普通!
所謂強者修路,弱者修牆!
所謂強者修路,弱者修牆,這八個字隻是一個簡樸的標語,為了鼓動聽心,爭奪支撐罷了。
“天然是辨彆華夷,庇護大明百姓了。”
身為強者,豈能靠一道牆來自保?
朱元璋肝火不息,嘲笑道:“朕身為天子,豈能不曉得邊牆的用處,用得著他來廢話!”
足足花了一個早晨,老先生細心考慮,把前前後後的乾係,都想通了……他立即擬了一份自認無懈可擊的奏疏,讓人用八百裡加急,送去了都城……
“對!真是太有理了!”
“兒臣的確不知!”
柳淳的建議是修一些烽火台和堡壘,然後調派人馬駐守,再安排馬隊按期巡查,保護全部邊疆的安然。
老先生的奏疏,天然會獲得無數支撐。
要曉得即便以漢唐之強,也冇法做到這一點,更遑論在上麵廣種油菜,千裡油菜田,花團錦簇,烈火烹油,恰如當下的大明,蒸蒸日上!
朱元璋怒道:“你看看他寫的東西,底子冇有替朝廷省錢,相反,要費錢的處所更多了!”
“在大漠建墩台城堡,破鈔可不是小數量啊!比製作邊牆要費事多了。”老朱沉吟道。
究竟是誰,有如此本領啊?
北元從天子以下,數千貴胄,悉數接管教養,情願重新做人,再去究查甚麼通敵,已經冇有多少代價了。
可為何看老爹的模樣,拿這小我又冇有甚麼體例。
朱標陪笑道:“父皇,柳淳也是一片拳拳之心,他真的冇有壞心機。”
朱標滿臉獵奇。
“你真不曉得?”朱元璋怒沖沖問道。
隻是跟著漠南歸入版圖,蒙古諸部想要進犯大明,要走的路途遠了上千裡,期間還要超出荒涼,一支蒙古馬隊,能帶多少糧食和淨水,很明顯,他們難以深切大明本地,本來的長城一線,的確能夠臨時放一放了。
戔戔幾天的工夫,就有二十幾道奏疏送到了通政司。
朱元璋用力深吸一口氣,順手把一份密報扔給了朱標。
老先生受命前去北平辦案……明眼人都曉得,這又是錦衣衛掀起的一場大獄,會連累多少無辜,誰也說不好。
“哦?那這小我是誰?他有如許的見地,該當重用纔是!”朱標傻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