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清源董縣丞[第1頁/共4頁]
不過董彥還是不為所動,搖了點頭,道:“崔二郎,你既然曉得本官的府邸在哪兒,就應當曉得本官的為人。不貪贓不枉法,不秉公不舞弊,你企圖想用兩罈子酒來賄賂本官,想求著本官替你辦甚麼事兒的話,那就……”
“哦~”
約莫沉默了有小一會兒,董彥才緩緩展開雙眼,呼了一口酒氣,讚道:“好酒,此酒論香醇,論綿柔,絕對是本官迄今為止嘗過最好的酒!木蘭春酒,好酒,好酒,難怪我府上仆人下人都在群情,說是在販子街坊的各處酒坊,此酒都賣斷貨了!”
“嘿嘿,大人彆急著讚!”
是以,明經科的進士天然不能和進士科的進士相提並論。
“哦?”
按理說,凡是高中進士者,一旦放榜落款,吏部起碼都能授予個從八品的中縣縣丞。而董彥卻在泉州刺史府足足坐了小十年的冷板凳,纔有機遇被下放到泉州下轄的清源縣出任縣丞一職。
崔耕又端起小酒罈裡倒出來的那碗酒,再次奉上,道:“大人再嚐嚐這碗!”
……
見著崔耕從桌上兩個大小酒罈中各自倒出一碗酒來,央請著本身嘗上一嘗,董彥並未伸手去接酒碗,而是問道:“崔二郎,莫非這酒便是比來清源縣哄傳的木蘭春酒?”
明經科的測驗體例主如果口試,貼經,墨義。貼經近似於後代的測驗填空,墨義便是對經筆墨句做簡樸的比試。普通插手的舉子隻要對經文以及註釋,影象背誦諳練,根基都能夠中試。
崔耕見著董彥就跟丟了魂似的,俄然問道:“大人,這第二碗木蘭春,在您看來代價多少?”
而進士科除了要考貼經(測驗填空)以外,還要考策問,雜文。策問,就是要針對國度當下的政治、競技、法律、政務、軍事、漕運、鹽政等方麵提出題目並附上解答,如後代的時政論文。雜文便要作詩賦各一,考校文采。進士科的普通很難中,每年赴京趕考的各地舉子數千名,卻也隻是百中取一,凡是隻要三四十人中進士罷了。
崔耕見狀,先是豎起大拇指,由衷讚道:“大人真不愧是嚐遍各地美酒的酒國大師啊!不瞞大人,這兩碗酒都是本人本日才釀造的木蘭春酒,釀造工藝上和酒方上是大相徑庭,不詳確節上卻有分歧。”
這句話一言道破了考取進士科的艱钜。
崔耕點了點頭,持續請手道:“本日特地釀造兩壇,獻給董大人嘗上一嘗。”
唐朝墨客孟郊的落第詩《落第後》傳播至今:
董彥是高宗鹹亨三年的明經科進士,自雁塔落款以來,董彥一向都在泉州刺史府任著閒職,熬了小十年,才得恩師張柬之保舉,接任了清源縣的縣丞之位。
自但是然,進士科不管是難度,還是含金量,都遠弘遠於明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