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1頁/共2頁]

冠禮過後,真宗下旨,皇子慶國公趙受益改名趙楨,封為壽春郡王,任忠正軍節度使兼侍中之職。

王欽若突然覺悟過來,趕緊伏地請罪,卻見真宗拂袖而去。

然後皇子到殿東麵,飲執事者所酌之酒,意味性地略進饌食,再回到正殿中。則由宗室大賓取下緇布之冠,再授以皮弁之冠,再唱祝詞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三今後,已經收回去的批文,卻呈現在真宗的禦書房中,真宗大怒,劈麵召了王欽若來詰責,重責他擅弄權謀,遂令他閉門思過。

玄月中旬,真宗禦天安殿正式冊封皇太子,祭廟告天。

王欽若自為相以來,從未有人敢如此劈麵對他在理,氣得渾身顫抖,回到內閣,便下了批文將王懷信等人全數除官,以消心頭惡氣。

天禧二年八月,文武百官請立皇太子,真宗下旨,立皇子升王趙楨為皇太子,大赦天下。

副相向敏中,亦是王旦寇準等一派的,十餘年來亦是受王欽若打壓很多,此時見狀也順勢出麵指責王欽若,王欽若也是辯才便給,以一敵二亦是毫不落下風,一時朝堂之上,唇槍舌劍、明刀暗箭紛繁亂放,兩派積怨又久,副相李迪等人此時見王欽若落了下風,更是一泄心頭之怒。

天禧二年仲春,壽春郡王趙楨加封為太保,進封升王。

次日,樞密副使錢惟演入宮拜見劉後。

禮直官大聲唱道:“皇子行元服。”

緊接著笙樂高文,通事舍人引著皇子到大殿東側,由宗室大賓為其先加緇布之冠,並由讚冠者唱祝詞道:“令月穀旦,始加元服,棄爾幼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然後皇子再到宗廟,祭告列祖列宗。

到時冠禮成,於大殿北麵,拜見生母劉皇後,奉上肉脯等物。由宮人接下,皇後受皇子三拜,送皇後出殿。

再回到正殿中,既行過冠禮,真宗則再賜名“楨”字,為皇子冠禮後的正式名字。

數今後,表章紛上,王欽若貪汙納賄、私藏*、假借鬼神之名擅議皇子加冠之事等罪名被人告密,真宗大怒之下,將向敏中、馬知節、王欽若三人一起奪職,令王欽若貶職,出知杭州。

半個月後,樞密院副使馬知節在朝堂當眾舉發王欽若擅權,瀘州都巡檢王懷信等平蠻有功,王欽若不但不及時上報請賞,反而扣下不睬。

這一年的年底,寇準回京。

一個月後,也就是大中祥符九年正月,又下旨以張士遜、崔遵度為壽春郡王友,幫手皇子。

再過一個月,又有旨意,命皇子就學的處所為資善堂,設資善堂眾輔官。

至此,這場囉嗦的元服加冠之禮,才告結束。

天禧元年仲春,再封壽春郡王趙楨兼任中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