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三辭三讓[第2頁/共5頁]
吳碩進言道,“如曹操所言,待安定袁氏餘孽以後,再拜其為相。”
“混賬曹孟德欺人太過”許都皇城禦書房中,身為漢天子的劉協一把將滿案的筆墨紙硯擼到了地上。
“學周公三辭三讓?朕看曹孟德班師回朝以後,怕是要逼朕三讓天下也”劉協劍眉一豎咬牙切齒道。
“是。”吳碩沉聲解釋道,“蔡安貞此番與曹操一同北上伐袁。曹操奪鄴城,蔡安貞誅袁紹,二人軍功相仿。若隻拜曹操為相,而不封賞蔡安貞,豈不是難平天下悠悠之口。”
曹昂聽荀攸如此一說,終究明白本來父親這是要令媛買馬首。隻是燕王令媛買馬首是為了得千裡馬。父親封張南、焦觸這等小報酬列侯能得有識之士投奔?滿腹猜疑的曹昂剛一昂首,就正對上了父親鋒利的目光。卻見他毫不害怕地拱手進言道,“父上明鑒,孩兒覺得此舉可貴天下有識之士認同。”
“陛下但是對蔡安貞起了狐疑?”吳碩反問。
吳碩目睹劉協麵露不悅之色,不由長袖一甩,語重心長地向其勸諫道,“陛下明鑒,曹操為人雖放肆,卻也從未虐待過漢室。陛下眼下妄論誅心之言,是想逼反曹孟德乎?”
??費章節(16點)
吳碩向劉協拱手道,“曹操不過是學周公三辭三讓。”
荀攸緊追上前,對著曹操拱手一拜道,“主公明鑒,大之以是深受將士戀慕,恰是因其身懷凜然正氣。”
且就在劉協黯然神傷之時,吳碩卻手撚長鬚,彌補了一句,“除此以外,臣覺得陛下還可封蔡安貞為大將軍。”
但是曹操卻疏忽曹昂,判定地環顧了一番帳內眾文武,傲然宣佈道,“孤早已有言,唯纔是舉。有功者孤就賞,有過者孤必罰。”
話說蔡吉好收留人家眷的名聲也算是名滿天下了,為此還博得了很多人的認同和讚美。像是徐州的高順就是因為蔡吉收留了呂布的家眷才轉投她的麾下。現在耳聽蔡吉因收留袁熙的家眷,而過招攬幽州豪強的機遇,曹操本來緊繃著的臉忍不住暴露了些許笑意。表情鎮靜的他便也不再究查張南、焦觸的弑主之舉,轉而風雅地向二人承諾道,“二位將軍棄暗投明,乃大漢之幸,孤班師回朝後定會二位請封列侯。”
冇想到曹操會厚葬袁熙與韓珩的張南等人,這會兒的神采多少有些難堪。實在張南與焦觸一開端倒真冇有殺袁熙的動機。在他倆看來,既然好不輕易從河間城脫了身,那就先逃回幽州療養一番再說。可誰曾想袁熙不但冇有回幽州的籌算,還一心想要趕去邯鄲送命。眼瞅著離曹營越來越近,早就已經對袁熙不耐煩的張南與焦觸,暗自一合計,當即便一不做二不休地將袁熙連同韓珩一併斬殺,跑來向曹操投誠了。不過還未等他兩向曹操做出進一步的解釋,曹操已然先行一步向二者問道,“孤聽聞蔡安貞圍攻河間半年不足,二位將軍為何不乘機將袁熙首級獻給蔡安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