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鳳穿殘漢 - 第一百三十九節 夜渡漢水

第一百三十九節 夜渡漢水[第1頁/共5頁]

建安八年十仲春初,曆經兩個多月的長途跋涉,蔡吉與孫策總算是領著數萬齊吳聯軍浩浩大蕩地到達了位於當陽東北方的漳水河邊。固然駐守在河西岸章鄉城內的劉將糜芳、魏延此前曾在此處勝利伏擊曹軍朱蓋部。不過這一次麵對兵強馬壯的齊吳聯軍,謹慎謹慎的糜芳還是非常識相地在緊閉的城門上高掛起免戰牌,任由聯軍沿著漳水安營紮寨。待見到齊軍大興土木建起高牆、塔樓,便是夙來大膽的魏延也放棄了偷襲劫營的動機。

起先孫策與周瑜隻是抱著獵奇而又輕鬆的心態在旁察看,待看到造橋的齊軍各司其職,不大一會兒工夫便搭出了浮橋的雛形,兩人臉上的神采由不得地愈來愈凝重,愈來愈嚴厲起來。半晌過後,孫策終究忍不住低聲向身邊的周瑜探聽道,“公瑾,大江能架此橋乎?”

孫策經周瑜如此一提示,立馬就回過了味來,轉而失聲笑道,“若非公瑾提示。孤幾乎一葉障目也。”不過孫策嘴上雖說得輕鬆,內心倒是對齊軍架橋鋪路的本領非常眼紅。就聽他跟著感慨道,“素聞蔡安貞深得墨學真傳。能造巧奪天工之器,本日一見公然名不虛傳。”

孫策所說的“大江”乃是指後代的長江的下流。長江作為中原第一大河,向來都是南邊權勢用來自保的天險。而蔡吉≯在漢水架設浮橋的做法例讓孫策不由擔憂有朝一日齊軍會照葫蘆畫瓢也在長江上橫架起數道浮橋。不過麵對孫策的疑慮,周瑜倒是一邊凝睇著江麵上幾近成型的浮橋。一邊兀自搖了點頭道,“大江寬四百餘丈,數倍於漢水。且江上風高浪急,僅憑浮舟難穩橋身。”

“拖?”陳到與馬良麵麵相覷,明顯都冇弄明白諸葛亮要乾甚麼。

孫策這話還真問住了蔡吉。馬超當然有才氣有設法,可胡漢混居的涼州卻多得是扯他後腿的權勢。勝負甚麼的還真不好判定。因而這會兒的蔡吉隻得考慮著迴應道,“馬曹之爭勝負猶未可知。然物以稀為貴。免夜長夢多,餘等宜儘早救出曹公。北上護駕請封。”

蔡吉說罷一旁的周瑜也跟著點頭擁戴道,“伯符,齊侯言之有理。”

不過熟讀史乘的蔡吉卻知馬超既不是《三國演義》中的忠臣孝子,也不是各色戲劇中的公理之友,更不是後代一些人丁中孔有武力腦筋簡樸的坑爹貨。相反在蔡吉眼裡馬超是一名有勇有謀有設法的梟雄。任何藐視馬孟起的人都會為他們的輕敵支出代價。汗青上曹操直到經曆潼關渭南之戰,方纔熟諳到馬超的短長,並收回“馬兒不死,吾無葬身之地”的感慨。

周瑜倒是擺起了手道,“伯符有所不知,浮橋並非蔡安貞首創之物。新莽末年。偽帝公孫述為禁止漢軍入蜀。曾於荊門、虎牙間架設浮橋,阻斷江麵,人稱虎牙浮橋。此橋後被舞陰侯岑彭焚燬,公孫述亦兵敗被殺。故浮橋絕非水戰利器。倒是齊軍架橋合作明白,井然有序,足見蔡氏治軍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