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節 分封大典[第1頁/共5頁]
初春淩晨的光芒雖不佳卻並無毛病四家諸侯的儀仗揭示各自的英姿。因為此番分封大典的出場挨次以及列隊站位乃是由各諸侯領地所處的方位所定,故而四家儀仗的旗號與服飾色彩也都與方位有關。像是孫策此次的站位是東方,孫策部的旗號服飾就以代表東方的“青色”為主。而劉備的站位是南邊,且東漢五行屬火德,因而一貫以皇叔自居的劉備便將麾下儀仗的服色同一為“硃色”。曹操在地理上雖占有著中原要地,但天子即已移駕襄陽,便輪不到他占有中心位置。以是曹軍儀仗在大典上的站位是西方,所用服飾旗號也是以代表西方的“紅色”為主。蔡吉坐擁漢帝國最北端的幽州天然站位北方。五行當中水主北方,其代表色為“玄色”,蔡吉便依著後代的審美在玄色的旗號上用金線繡上閃亮的蔡字。
曹操順勢望向孫策的車隊眼神中帶著七分不屑三分不甘。不屑的是孫策突然失勢的發作戶嘴臉,不甘的是赤壁一戰實在敗得窩囊。說到底曹操之以是會落到現在這般地步皆因之前的赤壁慘敗而起。但是赤壁一敗即非曹軍氣力不濟,也非曹營將士畏敵不前。細究赤壁敗北的啟事除了曹操本人剛愎自用亂花船陣以外。也與曹軍不習水性不懂水戰有著莫大的乾係。須知不異的狀況如果擱陸地上,曹軍即便是敗得再慘亦有絕地反擊的機遇,哪兒會像在水上時那般束手無策。以是曹營當中上至曹操本人下至曹軍小卒都對了赤壁之敗耿耿於懷,憋著股勁想要一雪前恥。
在一乾紅紅綠綠的彩旗相襯下黑金搭配的蔡字大旗顯得尤其刺眼、貴氣。無怪乎曹操見了會酸溜溜地冷哼,“蔡安貞倒是會招搖。”
幸虧孔融寫的祭文並不算太長,劉協在唸完祭文後將竹簡恭恭敬敬地奉上貢桌,跟著回過身另取了一道聖旨衝著跪在台下的四位諸侯傲然點名道,“丞相曹操、大將軍蔡吉、吳侯孫策、左將軍劉備下台聽封!”
世人尋聲回望就見一輛閃動著流光溢彩的明黃色王車在全部儀仗的三千甲士簇擁下正自東向西朝著位於中心的祭壇轔轔駛來。禦駕所經之處各部儀仗紛繁執軍禮口稱“萬歲”。蔡吉、曹操、劉備、孫策四人亦從速走下軺車,領著麾下文武叩拜迎駕。
作為最後壓軸入場的諸侯,蔡吉亦如同其他三位男性諸侯那般身著玄衣獯裳,頭戴七旒冕冠。舉頭立於六尺青銅車蓋之下。此乃漢朝侯伯插手嚴峻典禮所能穿戴的最為昌大的號衣。特彆是蔡吉頭上的冕冠代表著封建品級。萬不成像後代影視劇那般隨便亂戴。
劉協端坐在禦駕上儘量想要保持安閒不迫的矜持姿勢,卻還是難掩心中盪漾的鎮靜之情。話說自他九歲即位起還從未像本日這般有做天子的感受。威震天下的諸侯在他麵前蒲伏膜拜,威武雄渾的精銳之師在兩側夾道喝彩驅逐他這位漢天子。權力的滋味是如此美好令年青的劉協沉浸此中久久不能自拔。但與此同時另一個聲音卻在他的耳邊不竭呢喃著誅心之言,“分封大典後何人再見理睬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