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殞命(二)[第1頁/共3頁]
……
完了!
崔閣老敏捷瞥了顧海一眼,表示性非常稠密的說了一句:“皇後孃娘殺伐果斷,巾幗不讓鬚眉。”
嚴禦史的慷慨陳詞,並未令於禦史動容。
顧海略一點頭:“皇後孃娘出了月子,鳳體無恙,母親便回了侯府。”
“我等身為禦史,焉能袖手旁觀。務需求同心合力,聯名上書。讓天子曉得顧皇後的罪過,讓群臣也都曉得此事,毫不能就此姑息養奸。”
崔閣老冇摸索出甚麼,也未絕望。現在崔家和顧家同氣連枝同進共退。他既已挑選站在顧皇後這一邊,便不會等閒改弦易轍。
世人迷惑不解,又非常不甘,便派了一個和於禦史私交不錯的嚴禦史前去相詢。
“於兄,你既是禦史,又是安平王的嶽父。此事由你領頭最為合適!”
一腔熱血的嚴禦史生生地碰了一鼻子灰,好話歹話說儘,也冇能令於禦史竄改主張。
韓王世子也經常過夜宮中,偶爾回府,大多是和魏王世子一起喝酒。
當年於側妃之死,對於家打擊頗大。幸虧太子對於禦史非常倚重,於禦史也固執地撐了下來。
卻冇想到,蕭啟會悄無聲氣地喪命在椒房殿……
安平王兄妹死便死了,便是眾臣心中暗自測度猜忌,也無人敢吭聲。
於禦史還是那副暮氣沉沉的模樣,淡淡說道:“多謝嚴禦史美意。不過,這是天子家事,我們身為臣子,為君儘忠是我們的本分。皇室之事,輪不到你我來過問。”
林茹雪一向住在宮中,韓王府裡冇了端莊的女仆人,現在是一個非常得寵的側妃打理內宅。和魏王府的景象相差無幾。
嚴禦史見於禦史這般模樣,內心很有些唏噓,言辭之間更添了幾分義憤填膺:“……顧皇後心狠手辣,對一朝親王和公主竟下這般毒手。如此倒行逆施,橫行無忌,不過是依仗本身身為中宮,又得天子寵嬖。”
車頂吊掛著的風燈搖擺不定,馬車裡的光芒忽明忽暗,崔閣老和顧海的麵孔也顯得明暗不定,神采有些恍惚。
短折太子一死,於禦史完整冇了背景。在新帝即位後,於禦史更是完整被打入冷宮。一年中倒有半年都告病,賦閒在家。
說完,便憤然拂袖而去。
兩人都是滿腹心機,卻無人先吭聲。直到喝空了四個酒壺,韓王世子才率先張了口:“冇想到,蕭啟就這麼死了。”
嚴禦史早有籌辦,持續勸說:“於兄,我曉得你是顧忌顧皇後勢大。不過,此次是千載難逢的好機遇。錯過這一回,今後想再彈劾顧皇後,更是難上加難。”
彆人也就罷了,這位顧海顧尚書,是當今顧皇後的三叔,最是記仇,睚眥必報。他們本日上了奏摺彈劾顧皇後,今後少不得要被顧海刁難。
“爾等自恃禦史身份,聽通道途之言,聞風亂奏,擾亂聖聽,委實可愛可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