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後記 後記+年表+圖簽[第1頁/共2頁]
《年表》:
崇華9年:韶華嫁給皇甫欽,成為北冥晉王妃。
孝明12年:韶華出世。地點不詳。
碧血凝作丹青史,千秋一筆書雲煙。
崇華10年:韶華出征禁靈,解子桐山之圍。韶華在晟城滄海閣殺死皇甫欽。
白姬綰
最後想寫的《夢華歌》,隻是一篇小橋流水、溫婉傷懷的言情:風嬌水媚的韶華(年將軍吐血:風嬌水媚……),溫雅密意的寧湛,兩人固然有些摩擦,但是始終果斷地相愛著。不過,最後因為一場曲解,韶華冇了,寧湛悔怨平生。(寧湛:來人,將某綰拖出去斬首不解釋!)
用了兩年時候,《夢華歌》終究寫完了。
崇華3年:景城會盟。韶華夜襲孤鶴穀。韶華在無皋嶺摧毀轟隆車。韶華渡丹水入越國,兵逼鄴城。
崇華4年:觀星樓之變。韶華誅殺李元修,成為風華將軍。
第三次修文就是結文前的點竄了,改的是一些因為粗心所遺留的細節弊端,一些字句上的瑕疵,與故事走向無關。大過年的,修文時生生地報廢了幾包紙巾。T-T。。
20110206
影象不是永久,唯愛能夠持續。
孝明22年:韶華拜封父為師,入天極將門。與寧湛在合虛山相遇。
孝明26年:韶華夢裡屠龍,解了端木氏的謾罵。器門劍塚獲得聖鼉劍。
崇華2年:韶華迎戰摩羯使者,保住臨羨關,成為京畿營主將。
第一次修文,《夢華歌》從很軟的言情轉向了稍硬的傳奇,因為畫布(構架設定)太大,純粹的言情填不飽和整塊畫布,會使畫麵顯得慘白、浮泛,冇有靈魂,冇有力度。當時,我寫了一半,但感到有力為繼,冇有興趣了,感覺不值得再花時候來寫這個冇有靈魂的故事。不過,又實在很喜好這個女將軍的題材,因而我修文了。
崇華8年:韶華庇護皇甫鸞入玉京。雁門山擒住宮少微。
崇華13年:玄龍騎集結赤城,皓王反。韶華與皓王決鬥於炎塚原,皓王死,韶華亡。日蝕,星隕。
——《夢華歌》
崇華12年:韶華護送蕭太後,皇宗子去南泛城和談。蕭太後,皇宗子被擄去鄴城,韶華與南蠻王主拓拔玥締盟,攻入越國。越國亡。
春夏秋冬,四時循環,《夢華歌》伴我度過了兩個寒暑,不知不覺這個故事也變成了我的一部分生命了。浮生一夢,雪泥鴻爪,或許寫《夢華歌》本身就是在夢中說夢吧。捧茶。
修文以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年將軍活了,寧湛也活了,雲風白也活了,他們不受我節製地在演本身的故事,我所做的隻是把故事記錄下來,並將本身的豪情融入。年將軍威武地掃蕩九州,寧湛刻毒地運營佈局,雲風白不悔地癡心等待,繼而他們帶活了統統的副角,端木尋,龍斷雪,宮少微,拓拔玥,皇甫鸞,皇甫欽,緋姬,李亦傾,蕭太後,崔天允,崔天罡,田濟,巴布,烏雅……他們都在名為“夢華歌”的舞台上上演本身的故事,並和韶華的宿命交叉。我寫得固然遲緩,但很暢快,也從中獲得了很多思慮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