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龍王[第1頁/共3頁]
敖光抱拳道:“李道友。敖光此來實有一事相求。”
敖光見李靖承諾得痛快,臉上現出欣喜之色,當即和李靖商討了一些更加詳細的內容。
這筆對兩邊都有好處的買賣談妥後,兩人都大為歡暢。又說了幾句話後,敖光神采忽地一正,問道:“道友,我聽鄭倫說你曾與一條名喚焦青的蛟龍比武並且將其重傷,不知是否確有此事?”(未完待續)
頃刻間想通這些樞紐後,李靖當機立斷,慨然應諾道:“龍君固然放心,此事李靖能夠做主承諾。”
現在的大商並冇有食鹽專營一說,並且當古人們製鹽用的還是效力低下的煮鹽之法。李靖將宿世影象中的曬鹽之法搬了過來,顛末幾次實驗以後,便開端在海邊斥地鹽田,製出數量極其龐大的高品格食鹽。
敖光點頭道:“道友怕是為人間流言誤導。我水族居於海中,要說珠玉珍寶之類的事物的確不缺,但在水中冇法冶鍊金屬鍛造兵器,現成的金屬兵器在水中也會很快鏽蝕不堪利用。以是對於我水族來講,金屬兵器彷彿向來都是稀缺之物。敖光此來,卻不但僅為了這一筆買賣,更要問一問道友是否有興趣與我水族將這兵器買賣耐久做下去?”
那敖光含笑上前一步,拱手道:“敖光見過道友!”
李靖笑道:“龍君有事請講,如果李靖力所能及。必然不敢推讓。”
最後李靖說道:“稍後還要請龍君派一人過來,與‘煉鋒號’的主事之人商討一下此中的細節題目。”
李靖雙眼頓時一亮,他所具有的不過一隅之地,裁軍所需的軍器畢竟有個限度。一旦需求飽和,“煉鋒號”所產兵器的銷路便是一個題目。大商對於軍器買賣的節製但是極其嚴格,“煉鋒號”如果將兵器內銷,隻恐頓時便要被故意人抓住把柄而高文文章。現在敖光的發起,卻正處理了這個困難――大商雖為天下之主,卻還管不到外洋龍君的頭上。
“此事對於道友而言,當是易如反掌。”敖光說道,“我傳聞令嶽殷公在陳塘關開了一座名為‘煉鋒號’的兵器坊,所產兵器甚為精美。我東海龍宮新近招募了很多兵將,正貧乏兵器利用,是以想在‘煉鋒號’訂做一批,不曉得友能夠承諾?道友倒是不消擔憂報答的題目,不拘多少,隻要道友開出代價,敖光都可如數托付。”
正所謂禍福相倚,李秉直和殷仲達被架空出朝廷,對於李靖而言實在是一件功德。
這一天派駐在聞安縣的鄭倫俄然迴轉陳塘關求見李靖,與他同來的另有一個身著青衫的中年文士。
李秉直年紀固然已近七旬,但身材卻仍然結實,並且很有些“老驥伏櫪,誌在千裡”的乾勁。他看到李靖摒擋起領地的政務時有些不順手,身邊又多是武將,冇有一個能夠幫得上忙之人,便親身出馬將這些政務從李靖手中接了過來。李靖雖不欲老父勞累,卻拗不過他熱忱高漲,隻很多派了一些人奉侍跟從。李秉直在朝時任的是中諫大夫如許的清貴之職,但在宦海數十年,所經所見何其博識,竟然將政務措置得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