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搞化學的不能惹 - 六十七 靖安特色食品

六十七 靖安特色食品[第1頁/共3頁]

愁眉不展時,姚家送信來了,還真把太後搞定了,頓時要貨。

毛皮修邊時,有些碎肉,劉大雙籌辦做成肉鬆,加到緊縮餅乾裡,管保小日本和老毛子吃了還想吃。

廠裡的很多工人都是關裡來的,之前在鄉村家裡都做太高梁飴糖,現在有玉米麪,麥芽糖,又有酸奶,很快,軟軟的玉米飴糖就做出來了。

弄點玉米麪,大豆麪,芝麻碎,小麥粉混在一起炒香了,再順次插手豬油、麥芽糖、鹽,全數東西攪和在一起。

劉大雙曉得王大毛說的是實話,當初買設備時,朝廷大人感覺重機槍太華侈槍彈,厥後就冇買。

用木板做了個長方形模具,把東西放出來,拿塊木板壓住,然後用力壓,一向到壓不動為止。

返來靖安,他又開端折騰了,找了幾斤小麥,放盆裡用水漫泡一天一夜,倒掉水,像抽豆芽一樣,上麵蓋塊布。每天淋點水,五六天後,小麥收回綠綠的葉芽。取出,把小麥芽切碎搗爛。

劉大雙 頓時讓305廠開端試製,不但能夠耗損很多玉米,又能夠極大的進步群眾大眾的物質文明程度,何樂不為。

飴糖折騰完了,劉大雙又開端折騰新的產品,歸正他要儘快把玉米轉化為商品,為鋪天蓋地而來的玉米找好前程。

拿了塊布,把一鍋稀糊過濾,過濾出來的清液拿去漸漸熬,跟著水分的蒸發,液體越來越黏稠,色彩也越來越深。

苦衷重重的劉大雙又去找了王大毛。

厥後關裡有個工廠,仿照劉大雙,搞了個“六顆鬆子”飲料,賣的很火。

可偶爾一想到姚平治臨走時的一番話,內心老是沉甸甸的。

他想起小時候吃過的軟軟的高粱飴糖,軟軟甜甜的,應當也好賣,彷彿東北還冇有人做。

現在想到前麵一堆堆的玉米,他就嚐嚐做麥芽糖,哪知一試就成了。

劉大雙還籌算調劑出幾種口味,幾種價位推到市場上去。

有次談天說她們嘗試課做麥芽糖,劉大雙獵奇,跟著去看了一下午,學會了做麥芽糖。

這個時候,交通冇那麼便利,出門的人在路上時候長,帶幾塊緊縮餅乾總好過背一大包煎餅大蔥吧!

很粘,快攪不動時,熄火,麥芽糖做好了。

本身的步隊也要裝備這類高熱量的便利食品,今後行軍兵戈不消為餓肚子憂愁了。不過,本身人吃的加點好肉,全白麪的。

劉大雙點點頭,抬高嗓音問道:“王掌櫃的,重機槍有冇有?”

這今後做點糖,給小孩吹個糖人,可就不缺質料了。

劉大雙又讓303廠試出產一些厚紙板,糊成紙盒,把玉米飴糖用軟紙包好,再放到紙盒裡,取名“翠花牌”,分軟糖和硬糖兩種,做為商品來發賣,隻等秋收玉米下來後,靖安就又多了兩種處所特性產品。

“他們搶了我的羊皮還打死我兩小我。”劉大雙冇好氣地說。